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儒家

http://www.CRNTT.com   2013-05-07 15:31:04  


 
“學”字上面“兩只手捧六爻” 

  《論語》分成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第一》,第二篇談《為政第二》。《論語》二十篇的篇章裡都有它嚴密的體系,時間有限我稍微提一下。

  第一,《學而第一》講人生生下來要學習,終生學習。“學”在繁體字裡,下面是一個小孩,上面是兩個“乂”,這兩個“乂”象徵嬰兒降生後會面臨世間層出不窮的問題,通過學習怎麼有效的思考和理解。《易經》的“卦爻”,“爻”這個字就是兩個“乂”,是人們用繩子綁繩頭代表人生疑難,經過長期思索哪個問題能解決就把那個結解開,碰到新問題再結。這是“爻”的意思,《易經》的卦就是懸而未決。“學”上面就是兩只手捧玩六爻的像,在裡面體會思考人生的問題,然後去尋找恰當的答案。

  “習”上面是鳥的羽毛,像小鳥練飛,羽字之下應為自和日字的轉衍,小鳥要學會振翅飛翔必須靠自己日日勤練,“師傅領過門,修行在個人”。一定要自己學習,沒有誰能替代,愛莫能助。

  《論語》這本書沒有講形而上的大道理,學而時習之,“時”就是時代、時機、時事的意思,學任何時代東西,學古文、學西方都要知道處在什麼時代情況下,用那個東西去印證、體證才能把學問務實、落實,學能時習之,所以“習”不能脫離時代,必須與時俱進。

  孟子願意學孔子,把孔子稱之為“聖之時者”,單單挑一個“時”出來說孔子,說明孔子非常重視時代的變遷,窮則變,變則通,除了既往之外還有要開來的創造力,要跟上這個時代,甚至有時要超越這個時代,對未來要高瞻遠矚。

儒家講求時機:Timing is Everything

  四書裡《中庸》的“中”是用的意思,怎麼運用中道的意思,中國的中不是地理方位,而是中道的意思。但這個“中道”不是死的,是“時中之道”,不同的時代環境都有最高的智慧、最好行事的辦法,不走偏鋒,不走極端,所以一定是陰陽和合、剛柔互濟應對問題、解決問題,叫“時中之道”。滿載著孔子思想的《易經》的“傳”中,“易傳”解釋《易經》的思想就是“對時機的掌握”,與時俱進,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東西,大浪淘沙也不能一廂情願食古不化,一定要了解時代變遷,跟上時代,超越這個時代。《論語》第一篇講“學而時習之”,“而”是夠的意思,不要學成瘸子,要能夠拿你所處的“時”作為活的教材去驗證它,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才能帶來學習的真正快樂。從五經到四書到論語,儒家思想裡非常的,用英文進是“Timing is Everything”(全部),任何一個東西時不對,更新就沒有用了。這一點可能跟世界對儒家普遍的理解偏向於保守、與時代脫節甚至東後有很大差異。

  另外《論語》篇章的編撰支離破碎或者不成體系嗎?不是。二十篇章裡,是一些大弟子經過討論編輯的,哪些篇章在前,哪些篇章在後,就像現在理解一本書、掌握編輯的結構非常重要一樣,所以第一篇學而時習從“學”到第二篇為政第二就得落實、經世致用。關於學問跟政治,近代德國大師韋伯給德意志民族有兩篇公開的演講:一篇是《志業》,學問第一是人生為人,這是你的志業,形成你人生的主宰,心有譜。第二篇是《政治也是志業》,人生一定要做事,家事國事天下事,學跟做之間的貫通非常重要。《為政第二》,講為政要講德,德很重要。所以政治很麻煩,做事情在德上常常出問題。“學”也不是書齋子的學習,要時習,所以“學而時習”。所以《論語》第一篇、第二篇把儒家的知識貫穿其中。

  第三篇是《八佾第三》、第四篇是《裡仁第四》。“八佾”主要談古代的一些禮法制度,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敬天地、敬鬼神,那是有意義的,有了“學”不能脫離時代,“為政”要重視德,不能借權謀利或者搞得民不聊生。這是呼應的。但做事一定要落實到典章制度層面,典章制度不光是人間世間的觀點,還包括人跟自然的互動都要建立可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它真正落實,而不只是空的想法和政治理念,所以第三篇就探討制度。

  所有禮法的東西行久了就繁瑣,繁文縟節,一代一代傳下去形式化了,變成一個軀殼,偏離了禮法制度的本意。所以第四篇是《裡仁第四》,仁為禮本與行禮為仁,談學、談政、談禮、談制度後第四篇就談人,不要形式主義化,一定要從制度上體會裡面所蘊含的仁愛之心。

  前四篇編撰的東西“人”部分比較少,當年的言論有一套邏輯,雖然是語錄式的東西,但也其編輯邏輯、層層推進。

  下面很多篇章,比如《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等等出現了大量弟子,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作為篇章,有很多人物評論,甚至孔夫子的大道,推崇堯舜大道之行,政權不是家天下世襲的,在第八篇就提到。對夏朝創建的大禹王有含蓄的批判,堯舜天下為公後,夏朝開始中國的世襲制就確立了。所以《論語》裡批判是“至於禹而德衰”,華夏之德在堯舜時還有天下為公,政權不是私有的。可到禹王後拐彎抹角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啟夏朝到清朝幾千年的君位世襲的制度,所以他認為禹是始作俑者,“至於禹而德衰”,德不夠了,私心就來了。《論語》中能夠找到他推崇的謙讓、天下為公、以堯舜為例的頭緒,對大禹王有含蓄的批判,想批評。但後來大禹興修水利,解決洪水問題的功很大,看在功上不好批評他。這些的東西在五經裡,尤其與《易經》、《春秋》裡的中心思想、微言大義完全相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