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海峽兩岸的政要日記

http://www.CRNTT.com   2013-11-24 10:27:10  


 
  蔣介石有寫日記的習慣。我曾經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查閱過收藏在那裡的蔣介石日記。蔣介石從1917年至1975年的日記,都完整地保存著,成為重要的史料。我看到他的日記是用毛筆端端正正寫在專門的日記本上,不論戎馬軍營,還是到各地視察,他都一天不漏寫下日記,就連當天的氣溫、氣候,也一絲不苟記下。他的日記,除了記錄每天的行蹤、公務、會客之外,也寫下自己的思想,各種見解。

  蔣介石要求他的兒子蔣經國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同時收藏著自1937年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蔣介石還要求他的下屬都養成記日記的習慣。郝柏村說,“談起蔣公日記,我有親切的感受。從1965年至1971年,我擔任蔣公的侍衛長,在六年近兩千個日子裡朝夕隨侍。每逢新年,我收到和蔣公一樣的日記本,因此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年歲末,蔣公即親自把當年的日記用牛皮紙封好,命我交付經國先生。當然,我從未看過內容。”

  其實,郝柏村在擔任蔣介石的侍衛長之前,就有記日記的習慣。郝柏村多年的日記,成為豐富的寶庫,成為台灣政壇的重要歷史檔案。郝退休之後,埋頭書齋,不斷推出新著。在出版社的幫助之下,系統整理、出版郝的日記,或者以日記為素材再加上郝的口述,寫成專題書籍。晚年郝柏村成了“日記作家”。

  郝柏村在金門的日記,被整理成《八·二三炮戰日記》一書出版。最初由於部分內容在當時尚屬敏感話題,只印300册,在台灣高層內部發行。1995年,郝柏村出版《不懼》一書,除收入《八·二三炮戰日記》全部內容外,還收入郝柏村軍務、政務、黨務方面的文章。

  依據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院長的日記,進行回憶、口述,由天下文化出版社王力行女士寫成《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一書,於1994年出版,發行了18萬册之多。

  郝柏村8年擔任參謀總長的日記,由於他與蔣經國接觸密切,先是抽出有關蔣經國的內容,於1995年出版了《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一書,接著又於2000年出版了《八年參謀總長日記》,厚厚上、下兩大卷。

  郝柏村出任蔣介石侍衛長期間的日記尚未出版,但在2011年6月推出的重要新著《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1945~1949》,引起讀者廣泛興趣。選擇1945年至1949年的蔣介石日記進行解讀,對郝柏村而言要有足夠的勇氣,因為1945至1949年正是蔣介石由盛而衰,最後被毛澤東逐出大陸退守台灣的5年。用郝的話來說,是“從抗戰勝利到大陸失敗”的5年。郝柏村直面蔣介石這難堪的5年、失敗的5年,以中性立場進行解讀,釐清史實,總結教訓。九旬高齡的他,花費4年多時間寫作此書,難能可貴。郝柏村遜稱他是“事後有先見之明”,而這“事後”的“先見之明”,正是對歷史的反思。

  郝柏村回顧說,1945年,他作為一個26歲的青年軍官,在重慶親歷抗戰勝利舉國狂歡的歲月。而到了1949年,則為大陸“戡亂”全面失敗的一年,他是參謀總長顧祝同上將的上校隨從參謀,又回到重慶,於當年12月10日,隨同總裁蔣公黯然飛離成都,飛離大陸,那時他30歲。這5年的經歷對郝柏村而言是刻骨銘心的。他說,就國民黨方面來說,老一代的當事人並未完全說出真相,年輕一代對此更是無從查考。正因為這樣,他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解讀蔣介石這5年的日記。他說,歷史的脈絡和因果關係必然存在,不會因時間久遠而失去傳承或改變痕跡。無疑,蔣的親筆日記,是追尋該時期歷史真相的重要依據。

  郝柏村還指出,“這5年的歷史,是決定台海局勢的根本,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問題的徹底解決,還是離不開這個根本。臍帶可以切斷,但血緣不可能中斷”。也就是說,明白這5年的歷史,就會明白為什麼海峽兩岸是一個中國--“血緣不可能中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