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中評論壇:民族復興需要重視海洋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00:08:04  


全體與會者合影
 
   傅應川:海洋戰略合作上  弱“國會”選擇靠攏強國的一方

  首先,我想回應一下鄭教授在第一輪發言裡提到的一個題目,就是“海洋戰略”跟“海權”兩個概念,我個人認為在義涵上,海權較海洋戰略的範圍更為寬廣,應該包含海洋戰略。但海權沒有確切的定義,海權主要是一個相對概念,所以它有發展空間,這個相對概念有很多的說法。

  根據我的觀察,蔣將軍是傳統海權的維護者,堅持“以海制陸”的,可是相對海權已經有所修正。相對海權包括了所有對海權有貢獻的陸軍、空軍、外交、經濟等因素,相對海權把絕對制海的設想放寬了。現在大陸的海權思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現代海權思想的體現,彰顯出不是我佔有就不給你分享。因此,相對海權的觀念能夠適合更多更寬廣的勢力存在。但是,我也不否定像蔣將軍那樣一種傳統的“海權觀”,因為如果美國不願意放棄任何西太平洋海權的話,大陸跟日本之間的這些問題就難以解決。如果按照二戰後的《波茨坦公告》,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釣魚台定為是日本的,而且把它納入《美日安保條約》的範圍內,那就是擺明了要挑起中日對抗,但這個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在地緣戰略上,美國崇尚的是“現實主義”,認為在國家之上是無政府狀態,其競爭憑藉的是實力是拳頭。依霸權動盪理論和霸權平衡理論,當新興強權崛起以後,因它所獲得的權力不能跟它已有的力量相稱時,地緣戰略形勢將失去平衡,權力開始向崛起的一方移動,直到一個新的平衡,才會形成一個穩定的狀況。通常只有兩種方法來達到新的平衡,戰爭是傳統的方法,但現今未必非採取戰爭手段。倘若大陸與美國間,建立一個新型的大國關係,美國讓出一部份權力,以因應大陸的崛起,使權力趨於平衡。亦即美國退出西太,並由中國來主導區域海權才能夠解決。但須視美國願不願意放棄其霸權,以及大陸的綜合國力是否繼續增長,持續崛起。假如這個形勢僵持不能獲得解決,但亦有可能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周邊小國就像看熱鬧一樣,看大國角力並視哪邊強大往哪邊站。

  從實力上來看,美國整體軍力發展,在其國防預算削減下已受到限制。雖然,聲稱將60%的海軍部署於亞太,裁減兵力較其他的軍種為少,但面臨5000億國防經費的削減,維持及發展都有困難,故在亞太軍力仍感不足。又因美軍自因應全球恐怖主義實施兵力轉型,對於傳统高強度戰爭的軍力發展,實際處在“戰略停滯”的狀態。而且美國為因應中共軍力崛起而設計的“空海一體”作戰戰略,亦因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推動亦有困難,進度滯後甚而遭致反對。所以,美國以軍力與大陸亞太對抗,不見得有勝算。所以因中共的崛起,重新作權力劃分是未來的走向。

  此一戰略趨勢發展明顯的指標,須看美國對釣魚台的態度,如果美國對釣魚台的態度一直堅持支持日本,而沒有絲毫轉變,那麼將來中日發生衝突或戰爭的可能性就增大。雖然保持中日間的對立與緊張對美有利,但為了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定,美國也不想直接面對與中國的衝突和戰爭。美國的“再平衡”戰略,將日本及一些盟國推到第一線,遂行其代理人戰爭,這是目前的戰略特徵,是否持續仍視中美實力的消長而定。

  另外,台灣目前面臨在中美之間的選邊問題。孫子說:“軍爭惟利 軍爭惟危”,“軍以利動”。大陸對台灣是有利還是沒有利?美國現在給台灣有什麼樣的利益?在戰略上,作為一個弱“國”,應該哪方給我利多,我就選擇哪方,這是戰略的基本,台灣的未來的發展,亦應循此理論。僅提以上概念提供大家參考。

  張亞中:那在中華文化裡,利和義是連在一起的,沒有義的利是走不遠的。謝謝傅將軍的發言。接下來,有請李明教授發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