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繁體字真的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13:39:51  


資料圖:2009年3月13日,新華字典上的簡體字與繁體字。劉君鳳 / 東方IC供圖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訊/漢字的演變史大致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繁體字、簡化字)。現在,馬英九先生單單摘出繁體字,稱只有繁體字是“精髓”,其他都不是。

  台灣媒體報道,近日馬英九出席台北市政府“漢字文化節”活動時,提出了“正體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的說法。他認為,正體漢字(繁體字)不僅具文化意義,更有藝術的價值。

  眾所周知,政治人物講話,不同於學者作學術報告需要講道理、講邏輯,他們只需發表訓導、提出口號。道理、邏輯,對政治人物而言,是無所謂的東西。因此,從學術上對政治人物的話語進行學理上的分析,是迂腐可笑的行為。

  但是,馬英九先生顯然不夠霸道,他竟然效法學者,在提出“正體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的同時,還提出了兩個論據:“具文化意義”、“更有藝術價值”。這樣一來,就給我們提供了商榷的機會。

  當然,商榷之前,有必要先確認一下,馬英九先生所說的“精髓”,是唯一,而不是之一。即:他認為,繁體字是中華文化唯一的精髓字體。否則,他換個地方、時間,又說“簡體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百姓將無所適從。有人可能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嗎?“更有藝術價值”中的“更”字等於明確否定了非繁體字的字體,比如說簡體字。我認為,說這話的人,太低估政治人物隨機應變的能力了。他們完全可以在另一個場合說簡體字“更人性化”、“更接近生命節奏”。如果馬英九先生給繁體字一個“中華文化的精髓”的稱號,只是即興發揮、逢場作戲、非排他性、說著玩兒的一句誇獎語,換言之,談到繁體字以外的字體,馬英九先生也會有等同於“中華文化的精髓”的評語,那麼,我們也就無話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