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黃光國論文化中國與蔡英文的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16-06-06 00:10:03  


 
  “反傳統主義”

  在救亡圖存的時代要求下,五四之後的中國知識界普遍盛行著三種意識形態:社會達爾文主義、科學主義和反傳統主義。在國共內戰時期,親國民黨的知識分子主張學習英、美的議會政治;親共產黨的知識分子主張學習十月革命後的蘇聯。然而,他們對於這三種意識形態的堅持卻沒有兩樣。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之間爆發了慘烈的內戰。中共在1949年獲取政權,國內情勢底定之後,旋即發起“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的社會改造運動,最後演變成“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

  “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是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原本是指離散於大陸之外的華人文化區。我曾經指導一位來自廣州中山大學的碩士生,完成了一篇碩士論文,題為〈三“國”演義:來台陸生的多元“中國”認同〉。文中指出:目前海峽兩岸其實存有三個“中國”:“政治中國”的中樞在北京;在東亞四條小龍騰飛的時代,難以計數的台灣商人發揮了強韌的“台灣精神”,塑造出當年台灣的經濟奇蹟。在那個時代,“經濟中國”的中樞原本在台灣,但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目前已逐漸移轉到大陸各地。然而,“文化中國”的中樞依舊是在台灣。為什麼呢?

  在日據時期之前,台灣本來就是主要由漢人所組成的移民社會。1949年蔣介石撤守台灣時,跟隨他渡海來台的兩百萬民中,除了六十萬軍人之外,還有來自全中國各省的文化菁英,他們和當地居民共同努力,已經把台灣的民間社會塑造成一個“比中國更中國”的“文化中國”。然而,李登輝“總統”在1994年掌握國民黨內的實權之後,不久即唆使一批所謂“自由派”的學者,沿用五四時期“全盤反傳統主義”的意識形態,啟動“教育改革”,徹底毀壞當年台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社會根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