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 |
中評論壇:中韓建交三十年回顧展望 | |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00:11:06 |
這些外部因素包括: 一、“薩德”事件的負面效應。建交30年來,對中韓人文交流產生負面影響的外部因素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駐韓美軍部署“薩德”系統。這一事件不僅給中韓政治外交互信造成了嚴重影響,也對中韓人文交流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效應,而且至今尚未完全恢復。 二、美西方媒體涉華報導的負面效應。美西方媒體關於中國的虛假報導和“抹黑”報導,對韓國民眾的對華認知影響十分巨大。韓國媒體的涉華報導大多直接援用美西方媒體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偏見,缺乏客觀性、真實性。韓國受眾通過媒體瞭解到的中國形象,是一個經過美西方媒體加工塑造的虛假的,甚至“妖魔化”的形象,進一步加深了韓國民眾對中國的負面認知。 三、新冠疫情的負面效應。近年來,影響中韓人文交流的最大外部因素是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前,中國是韓國公民最大出境旅遊目的地國,韓國是中國公民第三大出境旅遊目的地國。新冠疫情期間,兩國政府和民眾守望相助,在全球率先建立“快捷通道”,便利兩國重要急需人員往來。但新冠疫情仍給中韓人員往來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兩國往來人員數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發展中韓友好關係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有助於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面向未來,中韓人文交流應遵循“相互尊重,客觀理性,開放溝通,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相互尊重各自制度差異和文化傳統習俗,避免將人文領域爭議政治化。 兩國應以中韓建交3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提升中韓人文交流戰略對話機制的級別,推進著眼於長遠發展的人文交流制度化建設。積極創新人文交流的新管道、新內容、新方法,進一步擴大兩國在學術、文藝、民俗、體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中韓人文交流的水平。加強兩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對彼此的良好認知,增進友好、減少誤解,助力中韓友好合作向前發展。同時,兩國媒體應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營造客觀、公正、理性的輿論氛圍,為推進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深化發展發揮積極的、健康的導向作用,在兩國國民之間逐步建立起經得住考驗的相互理解和信賴的關係。 郭至君:感謝牛老師的發言,您詳細列舉了中韓建交三十年所獲的人文交流成果,也指出了目前我們兩國面臨的問題,我特別贊同牛教授說的,要避免將人文領域的競爭政治化,如果政治化則百害而無一利。下面我們有請韓方的閔貴植教授發言。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