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報紙在微博時代的分裂與存續

http://www.CRNTT.com   2010-01-19 10:43:07  


 
                        ★微博政治中的傳媒行為

  技術的雙重面貌在微博時代有了直白的印證。對於權力體系來說,互聯網被當作一種威脅治理的工具,工具論在他們那非常流行;而對非權力體系的人而言,互聯網有著比工具論更廣泛的意義。它是生活方式,讓這些被權力排斥的人看到、享受到全新的社會世界,微博作為文化超越了工具論的範疇。可見,技術政治對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有相反的解釋,關鍵就是目標的差異。

  控制互聯網對不同群體的人就產生了相衝突的結果。對前一種人群來說,不過是想讓工具更合心意,可這卻對另一種人群形成了生活方式上的威脅。如果微博喚起了更多人的自主意識,相信工具論的推廣會遭到抵制。從中可以看到有利於新聞界的端倪來。更多的讀者認識到人生和社會的境況,可以在現實政治和新聞操作兩個層面造成良性影響,正直的傳統媒體不用擔心失去同伴。

  微博時代的新聞觀會被大眾更加清楚地評估。換言之,不是新聞觀創造大眾,而是大眾的趣味反作用新聞觀的進化。如果不能理解這個正在強化的現實,微博的人際網絡將會自覺拒斥與新聞觀的結合。側身不同類型的媒體,記者編輯可以借此預測自家媒體的未來。因應新聞觀的讀者分離、分層和分化將會加速。從來都不是讀者遠離報紙,而是報紙選擇了對大眾的朝向。

  真正的微博可以達到人的解放,幫助人們從嚴格給定的社會蜂巢中游離出來。對現時的報界來說,不是要回答微博之後是否需要報紙的問題,而是要回答如何促成這樣的社會進展。這就和觀察者的情緒毫無關係了。行動者一直有力量。儘管對媒體的管理正在發生大的變化,可是這種改變並沒有真正體察微博所蘊涵的力量和變數。很多自以為縝密的東西,實行前就已腐朽。

  人們從社會中出走,實踐著微博政治。可仍要面對這樣一種吊詭的局面,亦即:我們一方面處在所謂的微博時代,另一方面又要爭取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微博時代。這是以微博的名義暴露出的荒誕景象。只從人群的規模以及由此呈現的非主流意見的數量即可知道,微博國際下的此地仍然有那麼多被禁止的人群。南都或南周的任務並沒有旁落,只是要參照微博需要作技術傳輸。

  無論是微博還是傳統媒體,彼此間都互為資源。正常的新聞觀可以提高媒體在微博世界的被接受程度。新聞的競爭仍然是新聞觀的競爭。這些真正重要的因素未曾變過。要做的,就是讓優質新聞可以識別,更多流通,促成它們與需求者相遇,從而以人為中介,實現新聞與技術政治的相互鍛造。傳統媒體的受眾正經歷從“讀者”到“人”的轉化。報紙在那兒並不夠,報紙還要趕上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