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城市化如何不被“扭曲”

http://www.CRNTT.com   2012-01-15 10:13:45  


 
  近年中國才較重視農業規模問題,但仍無解決離土問題的決心,轉而寄希望於土地流轉。1957年耕地達到峰值,中國農業勞動力僅1.9億。此後耕地不斷減少,化肥、農藥、機械已大量使用,農業勞動力目前卻近5億,其中一產勞動力近3億,這樣多勞動力,這樣小的規模,農民土地流轉意願當然不強(滯留農村中年以上勞動力2.5億人都要有點事做)。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土地升值,少數經濟發達地區已經錯過了鼓勵農民離土轉移的最好歷史時機,一些地區農民已無離土成為市民的願望,這就是當前某些城市搞農民工不離土的戶籍改革的原因。

  文章認為,戶籍改革除解決農民工待遇之外,沒有解決離土問題的概念,乃至出現不離土的新特點,並有加速推廣可能,實質上是長久以來中國農業政策對自身資源制約特點、對農民離土轉移缺乏戰略性危機意識的結果,這種偏差應予以及時扭轉。

  建議在大城市對於符合一定條件,因城鄉巨大差異而自願農轉非的農民工(他們是存量不是增量人口,無關城市人口規模調控),仍應堅持目前國家農轉非政策,即取得城市戶籍與完整市民福利時,應將土地交還農村集體繼續農用,政府在廉租房或經濟適用房方面還應予以比老居民更優惠的待遇。對不願意交出土地的農民,不必改變身份,應繼續享受農村社會保障,以及在城市享受為農民工提供的工傷、養老等社會保障。中國中小城市,也應遵循離土轉移原則。

  文章最後說,目前,中國城市戶籍改革路徑已經清晰,但改革速度很慢,拖延下去,不僅社會問題會積累,離土轉移也將越拖越難。因此,一方面類似房價控制一樣,國家應有效敦促地方加快自願離土轉移進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雖然上述現有體制下的農轉非離土轉移政策有較高效率,可以繼續利用,但終歸是過渡性的。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農村,促進土地流轉的同時,政府研究如何以各種經濟政策促進農民工自願離土,完全是必要的;從長遠看,這是今後中國農業戰略必然的重要設計與選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