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果戈理到底是烏克蘭人還是俄羅斯人?

http://www.CRNTT.com   2014-03-08 11:02:02  


沙皇為17世紀中期烏克蘭哥薩克政權領袖“赫梅利尼茨基”立的塑像,至今仍矗立在基輔。
 
  與其說這部電影能真實折射那個時代,不如說這是當下很多俄羅斯人想要的“歷史敘述”,符合時下精神需求。據說不少俄羅斯人看得熱淚盈眶,還有很多青年把髮型剃成了“哥薩克頭”。“這比看100 本書、上100 堂課的效果都要好,每個看了電影的人都會明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一家,而敵人來自西方”。俄羅斯被稱為“極右翼”政黨領袖——自由民主黨的日里諾夫斯基看完電影悟出了這麼一番道理。

  烏克蘭指責俄羅斯把本民族的果戈理和布爾巴竊為己有,電影宣揚帝國主義和沙文主義,“它是普京主義在文藝作品中的投射”。烏克蘭有學者指責,果戈理生前沒有得到俄羅斯善待,雖把“可敬的果戈理”掛在嘴上,除了臨時弄個不倫不類的“果戈理”博物館,可沒有一條街一個地鐵站以果戈理命名,而以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命名的類似建築卻比比皆是。“俄國人居然把果戈理的顱骨都弄丟了”,這是俄羅斯被數落的“罪狀”之一。

  有趣的是,基輔烏克蘭語版本的果戈理詩歌和小說,烏克蘭出版者把內文的“我的俄羅斯”、“為了俄羅斯”之類的詞句全改成了“我的烏克蘭”、“為了烏克蘭”,這又惹惱了俄羅斯朋友。

  雙方爭論中各有尷尬之處,果戈理雖是烏克蘭族,卻用俄語寫作(注:上一篇說過,自基輔被蒙古軍隊摧毀後,烏克蘭人種田種了七百年);布爾巴被俄羅斯視為“民族英雄”卻是烏克蘭哥薩克。

  “民族主義”爭執的基本原則本就是立場優於事實,無所謂“對錯”。通常先是有了“民族作家”,然後有了“民族主義”,最後產生“民族”,俄烏兩國都未背離這個規則。當這個構建過程完成後,一些古人自然被強行賦予了後世才產生某種意識,成為符號,又為“民族認同”的構建貢獻精神力量。其實古人在那個時代,壓根就沒有這種意識,自己都不懂後世賦予他的那些觀念。

  說起來,烏克蘭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布爾巴”這樣的人物原型,成就遠比布爾巴卓越,他叫“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第聶伯河的哥薩克領袖,反抗波蘭起義中於1649年曾占據烏克蘭中部的大多數地區,建立起哥薩克政權(不算是國家,不具有國家特征)。赫梅利尼茨基被今天的俄烏兩族都視為追求民族自由的英雄,他的崛起對中東部烏克蘭歷史走向有巨大影響。沙皇后來為赫梅利尼茨基造了一尊塑像,今天還立在基輔聖索菲亞大教堂對面。

  蒙古摧毀基輔—羅斯公國,卻未建立起有效的直接統治,除了收稅、册封、征討,與羅斯諸城邦很少有交流,使得基輔為中心的烏克蘭中部出現權力真空,給波蘭、立陶宛的東進和哥薩克的崛起造就了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