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北京專家:須重新審視台灣統獨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4-09-16 00:20:13  


 
  基於“理念”和“務實”的交纏考慮,理念上要統一者也會務實的考慮兩岸統一的磨合問題與得利多寡問題,理念上要“獨立”者也會務實的考慮可能面臨戰爭風險、身家性命不保的問題。“價值衝突”造成民眾選擇偏好時的模糊、兩可、難抉擇,“價值衝突”(或矛盾立場)程度越高,統與獨的抉擇越難。另外,統與獨又是尚未發生的事情,具有“不確定性”。這也是民調測不准(或者不同問題與條件下的民調結果差異較大)的重要原因。

  (三)從邏輯推論來看,“維持現狀”成為最保險的選擇,然而這在現實又成為問題。

  邏輯上,“價值衝突”與“不確定性”兩種原因疊加讓“維持現狀”成為最保險的選擇。然而,“維持現狀”的內涵是什麼又成為問題,民眾對“維持現狀”的認知和定義有可能隨條件的變化而變。統與“獨”本身是互斥的選項,“不統不獨”在現實中存在,“既統又獨”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四)從民調資料來看,“不統”與“偏好獨”似乎成為共識。

  綜合島內學界、媒體、專業公司的民調資料,可以發現民眾對於“台灣人”的認同已經初步形成,穩定上升,“中華民國”成為等同於台灣的政治符號。在“獨立”的法政體系和生活經驗下,“統一”的觀念越來越淡薄。而“國家認同”這個重要的政治態度對於統獨偏好具有決定性作用。當前島內民眾的統“獨”觀可以大致歸納為:大多數台灣民眾維持“不統”的穩定共識,多數選擇“維持現狀”,對終極“獨立”的偏好遠高於終極“統一”,半數民眾即使在兩岸各方條件一致的情況下也不會選擇“統一”。

  (五)從關聯因素來看,關聯因素的變化也同時影響統獨偏好的未來走向。

  影響統“獨”偏好的關聯因素中,隨人口與社會的發展,“省籍”的作用預料呈下降趨勢;“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影響越來越具有決定作用;政黨支持因素方面,統獨是否繼續和長期是定義藍綠光譜的基礎之一,尚存疑問。特別是在民眾普遍不滿藍綠兩黨的背景下,公民團體、社會團體如何影響島內政黨政治,有待觀察。在各方因素作用下,“獨”的理念和行為出現變化的可能,值得長期跟蹤研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