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攜手復興文化中國 良機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6-02-08 00:08:13  


 
  “形塑文化中國”

  對於台灣的歷史發展而言,民國三十八年(1949)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那一年,跟隨國民政府撤守到台灣的兩百萬人中,不僅包括六十萬大軍,而且還有一群當時全中國的文化菁英,這些人在各種因素的因緣際會之下,“十方風雨會瀛洲”,被歷史洪流陸陸續續送到了台灣。台灣原本是以漢人為主組成的移民社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台灣各級學校任教的日籍教師都被遣返回國。1949年,追隨國民政府撤守台灣的外省籍菁英,迅速填補了日籍教師所留下的真空。他們和當地民眾共同努力,把台灣社會逐步形塑成“文化中國”。

  “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是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原本是指離散於大陸之外的華人文化區。最近我有一位來自廣州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寫了一篇碩士論文,討論〈海峽兩岸的“三國演義”〉。他認為:現在海峽兩岸其實存有三個“中國”,“政治中國”的控制中心在北京。在東亞四條小龍騰飛的時代,台灣商人發揮了堅毅不拔的“台灣精神”,將台灣打造成“東亞經濟奇蹟”的模範地區,當時“經濟中國”的中心在台灣,現在已經轉到大陸沿海各地。但“文化中國”的中樞,仍然是在台灣。

  《一九四九禮讚》

  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最近出版了一本《一九四九禮讚》。他認為,一九四九年所帶來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固然血跡斑斑,但從大歷史角度看,台灣因緣際會,卻成為華族文化最近一次“南渡”的終點。永嘉、靖康、南明,無不是分崩離析的時代,但北方氏族庶民大舉南遷,帶來族群交匯,文化重整,終使得南方文明精彩紛呈,以致凌駕北方。

  台灣在非常時期,承擔了不可能的任務:不但接納了北方的軍民,也吸收了各種知識、文化資源。自由主義的民主思考,儒家的禮樂憧憬,還有殖民地時期的摩登文化在此相互激盪。即使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裡,有識之士不分本土外來,持續他們的理念與堅持,多少年後,才有了今天眾聲喧嘩的局面。楊儒賓因此反問,如果沒有了一九四九,沒有了台灣,今天以共產黨統領的“中國”文化,還剩下了什麼? 

  楊儒賓的一九四九論述提醒我們:當年跨海而來的不只有冷冰冰的政權,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彼時大陸馬列主義當道,胡適、殷海光等自由派學者,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學者,如果沒有在台灣堅持他們的理想,不能發展出日後的民主花果。其他文人學者從張大千、林語堂、溥心畬、台靜農以降,莫不攜來中西資源,結合在地民情風土,才能有了兼容並蓄的台灣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