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中評智庫: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包容性的解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0:28:36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虞衛東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對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包容性的解析》,作者認為: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的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家搭上中國經濟騰飛的“快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不斷向世界釋放合作共贏的紅利。目前中國已經同80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在沿線24個國家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纍計超過500億美元,創造了近20萬個就業崗位。亞投行成立兩年,成員數由成立之初的57個增至84個,參與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達到24個,涉及12個國家,貸款總額超過42億美元。文章內容如下: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一個全新的發展理念,有著自身獨特的內涵,其核心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充分說明,我們要著重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等五個方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在政治上:習近平明確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希望各國都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能夠基於自願自覺形成一種自然聚合。要互相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主張“結伴而不結盟”在發展與別國的雙邊關係時,主張建立具有中國外交特色的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在這種新型交往觀念的指導下,中國已經同諸多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基本形成覆蓋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

  (二)在安全上:習近平總書記早在博鼇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國際社會應該宣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們的地球村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要堅持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他還在《俄羅斯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告訴人們,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恆主題。要恪守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統籌維護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力,也都有維護地區安全的責任,要以對話協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決安全問題。

  (三)在經濟上:中國同一大批國家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不僅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贏得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大國責任與擔當”的積極回應,還作為東道國分別成功舉辦了APEC峰會、G20峰會、金磚國家峰會這樣的大型多邊合作會議。此外,中國在2014年成功掛牌“絲路基金”、2015年參與籌建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開業、2016年主持“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這些都是中國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拉動全球及區域合作方面交出的優質答卷。2017年年底,“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後舉辦的首場主場多邊外交活動中向世界各國政黨表明:將通過推動中國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著眼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推動全球貿易發展和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建言獻策。各國要共同維護世界和平,以和平促進發展,以發展鞏固和平。許多國家都是國際生產鏈中的一個環節,是生產、貿易、金融、互聯網密切相接的一部分。一個國家的訂單影響著另一個國家的就業,一個國家的投資促進著另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衹有同舟共濟,才能共克時艱。要加強全球經濟治理,解決南北之間和地區內部發展失衡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為世界經濟全面可持續增長提供新動力。

  (四)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大同、包容、融化的思維方式,西方人則是超越、取代、提升的思維方式。中華文化的奧妙之一就是寬容與融合,具有海納百川的氣魄。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相容並蓄”的理念加強文明對話,促進文化和諧。“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平共處、和諧共生、不唯我獨尊、貶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貢獻,沒有高低之別,更無優劣之分。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使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五)在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的,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等新挑戰,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全球生態體系。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以西方價值觀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論”和“歷史的終結”出現了瓶頸,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構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秩序,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進行深入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既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又蘊含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

  “天下為公”的理念。作為儒學經典“五經”之一的《禮記》,其中的《禮運篇》就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就是說,“天下”由眾多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國家所組成,它不是一人一家一社群一民族一國家之天下,而是所有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國家所共同擁有的天下。各種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國家之間都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如果遇到分歧、爭論和鬥爭,都應相互協調、妥善處置。它既尊重和關照個人、國家的利益,又超越個人和國家的界限,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追求實現人類的整體利益,體現了“天下為公”的理念。

  “義利統一”的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於中國堅持的正確義利觀。因“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故“計利當計天下利”。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相容並包、世界大同的傳統哲學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秉持正確義利觀,不衝突、不對抗,立足國內,放眼世界,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這是一種和平綠色的國際發展戰略,是一種更加恢宏、高遠的國際關係準則。

  “和而不同”的理念。“和而不同”是一種反映事物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要而基本的哲學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和合理念,推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蘊含著豐厚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基因。譬如《論語·子路》中,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記·中庸》也講道:“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為解決世界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增添了發展動力。比如,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為國家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創造條件。這些都體現了我們“求同”的決心。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求同”的基礎上,還正視民族的多樣性、國家的差異性,體現了“存異”的態度。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不同的歷史和國情,不同的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世界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是對民族文化的差異性、民族文化的平等性的詮釋,是實現民族之間、國家之間和平相處、友好往來的必要條件。中國主張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於各國共同掌握世界命運,宣導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堅持相互尊重、彼此借鑒、和諧共存,在開放包容、合作共贏中共同發展,從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包容性解析

  包容性發展是人們為了克服現代文明發展中的根本性困境和不足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發展理念。但包容性發展的概念要從理念到現實,還需要在更宏大的邏輯基礎上,通過相應的戰略、機制與組織予以推動。由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方面從構建新型現代文明形態的高度落實包容性發展,使包容性發展概念成為新型現代文明形態的重要內涵,從而提升了包容性發展的境界與意義。另一方面,中國不僅在國內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的中長期發展戰略,還在全球範圍內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而為在全世界範圍內貫徹落實包容性發展理念提供了制度性和組織性基礎,做出了獨特的國際貢獻。

  在包容性發展中務必注意“推己及人”的誤區,盲目以為“己所欲可施於人”。之所以要包容,就是因為世界文明文化的多樣性,每個民族和種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宗教生活習俗。你喜歡的未必是別人喜歡的,你欣賞的文化形式(美食、音樂、藝術等等),也不一定是別的民族能接受的。因此應該“己所欲勿施於人”。反之,“己所不欲”可能是他人所欲。歐洲中心論就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導,覺得其是最優秀的,向全世界推廣民主、自由和平等。應該說,民主、自由和平等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目標。不過,西方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夾雜著自身政治、經濟乃至文化的利益,產生了損害其他地區(亞洲、非洲和美洲等)人民利益的結果,打亂了當地人民原有的生活和文化節奏,引起當地人民的抵觸和不滿。不管你宣揚的價值觀有多好,宣傳所帶來的利益衝突、習慣衝突和當地人民的榮譽感挫傷,都會激起對抗。對抗的程度取決於當地文化宗教的專一度。如何在推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避免西方類似的推廣過度和主觀性,是體現其包容性的關鍵。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落實,為包容性發展理念落地與發揮相關制度的作用提供了組織性力量。具體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由中國首先提出,也是由中國積極倡議和推動的。這就使得中國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下,踐行包容性發展理念的最重要的國家組織力量。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躍升,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踐行包容性發展理念的組織性動力就會大大增強。

  二是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形成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一系列國際性組織。這些國際性組織成為推動包容性發展理念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內得以落地的重要國際性組織力量。

  三是由中國共產黨提倡並主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啟了通過構建新型政黨關係促進新型國際關係格局形成的新篇章,進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新的國際關係機制。這就使原來僅僅局限於國內空間的政黨,開始走向全球空間。由於新型政黨關係是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形成的,這就使政黨也成為推動包容性發展理念落地的組織力量之一。

  四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而人民的組織化形式就是社會。因此,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必然有更多的社會性組織力量參與其中。而包容性發展理念的落地,還將獲得來自各類民間社會組織力量的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配合和支持。

  為了讓包容性不衹是停留在宣傳層面上,需要儘可能地開展實踐活動。

  1.多做實事,拓展實踐領域

  (1)發展旅遊。“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旅遊資源豐富,可否依託中西部地區,以作為“絲綢之路”以及“亞歐大陸橋”關鍵點的寧夏為支點,帶動國內中東中亞之行,讓他們國家獲得旅遊收入,促進一定程度的一體化(例如簽證便利等)。

  (2)技術合作。銀川成功舉辦了商務部援外技術培訓項目“阿拉伯語國家防沙治沙國際培訓班”,培訓是合作的關鍵,因為阿拉伯國家缺少技術,年輕人多,需要接受培訓。

  (3)境外開廠。利用當地的勞動力,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到那些地區,把生產出的產品在當地銷售。技術培訓是關鍵。

  (4)雙邊貿易。中國已經與21個阿拉伯國家簽署了雙邊政府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協定,並成立了經貿混委會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混委會;已經和16個阿拉伯國家簽署了投資保護協定;和11個阿拉伯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進一步開展相互投資、工程承包、資源開發和金融保險。

  2.改變對外經營管理模式

  原來是以國企為主的一攬子投資模式,缺少與東道國的對等性利益互動;中資企業大多與當地社區隔絕的全封閉式管理,不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改善經營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是如何看待利潤,如果像國內一樣,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北非這種節奏慢、人力不勤快的環境下,全封閉式管理是有效的。不過,唯利是圖和無法與當地文化互動的模式的確會留下“新殖民主義”的印象。建議以國家政府牽頭,把原來一攬子援助北非的資金改為對“走出去”企業的補貼,補貼去北非國家投資或開廠的企業,以便他們讓出一些利潤,放慢進度,培訓和雇用當地年輕人,兼顧效率與當地人的利益。

  3.減少文化宣傳

  因為文化就是習慣,過度宣揚自己的文化,是一種犯忌,是在打擾對方的文化節奏,會讓人不舒服,甚至反感。往往會適得其反。在民族交往過程中,部分漢族群眾由於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缺乏瞭解,以及少數民族群眾之間也因為缺乏彼此的相互瞭解,一些人習慣以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來衡量、評價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容易產生對其他民族的偏見和歧視。如果處理不當,這些民族偏見和歧視容易誘發產生民族矛盾和糾紛。

  4.多一些感同身受的推廣

  中西部地區大多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宗教文化多樣化,生活習俗與漢族不盡相同,然而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十分相似,中亞和中東北非國家,多民族多文化和伊斯蘭宗教文化等,價值觀不同於漢族的地區。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開展經濟貿易和文化交往,在中西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中一定要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在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同時,要適應當地的慢節奏。發展除了物質生產的硬道理,還要發揮互利共贏的感染力。馬克思主義民族交往理論認為,民族交往是加快民族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各民族間人口流動的規模和頻率的進一步提升,民族關係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如果在短時間內出現民族交往的迅速擴大,在相關準備工作還未到位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因為不同民族間的不同文化、不同觀念的衝突而產生一些民族糾紛。把在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推廣出去,爭取以融入式而不是強加式去推進“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包容性既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實力,更發揮了一個國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