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界經濟靠甚麼最終避免了大蕭條

http://www.CRNTT.com   2009-09-13 10:28:23  


八十年前的大蕭條給人們留下深深的傷痕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訊/《上海證券報》登出了經濟學博士、宏觀經濟觀察人士傅勇的文章,作者表示:“一年後的今天,希望戰勝了恐懼。復甦之路正在全球伸展。”文章内容如下:

  次貸危機在2007年4月在美國爆發,但在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之後,迅速升級為一場恐慌性的全球金融危機。而現在,儘管復甦相當緩慢,但一年來的政策努力阻止了大蕭條的再次降臨。就美國情況而言,失業率可能會上升到10%,但在當年大蕭條時,失業率高達25%。因而,儘管影響深重,大蕭條這個頭銜仍只屬於80年前。

  總結危機之源固然重要,但至少同樣重要的是,大蕭條的再次發生的結果已被成功避免了。一年前,包括美聯儲在內的諸多人士對這場危機的性質和影響都還沒有清醒的認識。此後,各界對金融危機的誘因作了全面反思。人們集中認為,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化背景下的高儲蓄和低利率,以及寬鬆和缺位的監管是引致危機的根源。除此之外,同樣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何以成功地避開了大蕭條的再度發生?有趣的是,當我們考量這個問題時,我們就會看到宏觀政策和全球化等因素對全球經濟周期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因素在放大經濟周期的同時,也是危機治理所倚重的基石。

  包括伯南克在內的學者曾一度宣布經濟周期已被馴服。其實,金融危機的種子深藏在人性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周期不可能被消除,但可以被緩解。貨幣政策和全球化時代可以為這輪金融危機提供解釋,但危機和蕭條的原因很難完全歸結為外部因素。對大蕭條最成功的解釋總是和行為經濟學聯繫在一起。凱恩斯的危機理論主要建立在所謂三大心理學規律之上,尤其是他所強調的動物精神。動物精神指的是,人的行為選擇中所包含非理性行為和非經濟動機。這一理念雖然得以傳承,但主流經濟學卻還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設基礎之上的,這意味人的選擇總是正確的,作為其匯總的市場也總是有效的。這套理論能夠說明均衡路徑的變化,但無法解釋經濟波動。

  這次危機與大蕭條相比,危機前的泡沫可能更大,資產價格的下跌程度也可相提並論。比較兩次危機,可以清楚辨識的區別在於,主導危機救助的政策理念有了顯著變化。大蕭條暴發時,在財政政策方面,胡佛政府堅持財政平衡思路。為應對急劇下降的政府收入和不斷上升的政府支出,政府努力提高稅率,削減政府支出。在外貿政策方面,股市崩盤之後,胡佛不顧1000多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堅持兌現其競選承諾,於1930年簽署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該法案將200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歷史高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