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人”概念之演變

http://www.CRNTT.com   2017-07-30 00:10:40  


 
  但1978年的高雄“美麗島事件”及其後的公開大審判對之後的台灣社會及政治發生了劇烈又深遠的影響。《美麗島》雜誌的宗旨為“推動新生代政治運動,讓民主永遠成為我們的政治制度,是在台灣一千八百萬人民對中華民族所能作的最大的貢獻,更是我們新生代追尋的方向”。《美麗島》雜誌雖然批判國民黨,但他們所指的“台灣人”也是中華民族之一員。《美麗島》時期的黨外人士雖然提“台灣人”的前途由台灣全體人民共同決定,這個主張裡邊並沒有否定統一的可能性,所以他們認為不能算是“台獨”。但國民黨為了維持“法統”,對台灣民眾的民主化要求一律以“台獨”加以嚴厲打擊。“美麗島事件”中作為審判官的都是外省人法官,受審的多是本省籍政治菁英,審判過程通過電視轉播給台灣社會帶來很大沖擊。之後相繼發生了一系列謀殺與慘案,如林家血案、江南在美國被暗殺案、陳文成暗殺案等,促使反對運動演變為劇烈的街頭抗爭,國民黨當局的鎮壓又反過來加劇了矛盾的激化。部分本省人精英經過這一系列慘案後由體制內的改良主張轉向主張“獨立建國”,並建構“台灣民族主義”與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對抗。

  1980年代前半期,反對運動陣營中強調“群眾運動”以及“台灣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激進派路線逐漸取得主導權。許多本省籍知識分子出於心中的悲憤,開始探討“台灣人”是什麼?“台灣文學”是什麼?“台灣”是什麼?與自我身份認同相關的問題在台灣內部引起了廣泛的注意。1983年開始黨外的一些雜誌上出現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爭論,以陳映真、戴國煇為首的中國民族主義者開始受到一些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們的批判。在激烈的政治運動影響下,一些本省籍的文化界人士開始致力於將本省籍作家所發展的文學“去中國化”。“台灣人”逐漸被建構為歷史上一連串外來殘暴統治的受害者,以及被中國拋棄的“孤兒”,而台灣文學則被描述為反映“台灣人”這種經驗與感受,具有入世精神、抵抗意識與本土化目標的一個傳統。這時候黨外所提倡的台灣意識已經不是一種對本鄉本土的摯情熱愛,而是兼具有“台灣民族主義”的政治主張。部分民眾對國族的認同在此後由受國民黨的制式教育形成的“中國民族主義”轉向“台灣民族主義”。

  於是,本來對一般民眾而言是很單純的地理上概念的“台灣人”,也開始被賦予了歷史、文化、政治、民族性等各方面的意涵,具有了強烈的政治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