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有多遠 | |
http://www.CRNTT.com 2012-03-25 08:06:03 |
人民幣國際化:風物長宜放眼量 文章認為,中國金融市場還不成熟,金融市場的深度和效率還很欠缺,金融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超前性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姑且不說我們是否滿足“可獲得性、可使用性和穩定性”要求,即使滿足了這三個要素,我們也得審慎而為。一則貨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便利和相當的“鑄幣稅”收入,減少高額外匯儲備的風險,同時,人民幣同樣也有“特里芬難題”風險,在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與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之間面臨兩難選擇。美國人可以憑借其“美元霸權”將風險轉嫁給其它國家,讓世界人民為其埋單,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金融實力上我們都不可以這樣做。從中短期來看,中國外匯儲備較多,中國內需增長潛力巨大,人民幣國際化後這一矛盾暫時不會凸現。二則,人民幣國際化必然會遭遇與美元、日元的競爭。在美國推行“金融資本工業資本世界加工廠”的國際分工格局下,美國主要經營金融資本,日本和歐洲主要經營工業資本,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世界加工廠。 在這一模式下,世界資金鏈的循環是新興市場國家和日歐資金回流美國,一部分供美國人享樂,另一部分通過美國的金融創新形成金融資本,在美元政策的配合下進入日本、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獲取超額金融利潤。在這個國際分工鏈中,美國處於最頂端,日歐處於中間,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處於最低端。為了保證新的國際分工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美國人必須保證國際分工模式的角色定位相對穩定,必然對其他經濟體涉足國際金融業時刻進行監控,只要美國的壟斷金融資本利益受到威脅,美國人便不惜發動貨幣戰爭予以摧毀。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針對日元、歐元、人民幣發起的一系列貨幣戰爭此起彼伏,狼煙四起。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人已經糾纏不休,倘若人民幣真正國際化,美國人會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加以鉗制。還有我們的近鄰日本,始終是中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在國際關係中有一個現象:沒有哪一個國家希望自己的鄰國是強國。鄰國強勢意味著資源會向鄰國集聚,同時增加弱國的安全防務成本。在處理鄰國的關係上慣用的策略是《三十六計》中的“遠交近攻”,而日本是運用這一策略的高手。二戰中,日本曾以遠交近攻為國策,與遠在歐洲的德意結盟,近攻中、朝、越、緬……和南太平洋國家,一舉達到其戰略目的。東南亞國家一直是日元的主要區域,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將會與日元貼身肉搏,日本人豈能善罷甘休?這些都會增加中國經濟的風險。 總之,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國策問題。人民幣國際化將給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但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又將承受諸多風險的考驗,但利大於弊,“風物長宜放眼量”。對此,我們必須“胸懷大志,腹有良謀”,高瞻遠矚,統籌規劃,循序漸進,先區域後全局,從中國周邊國家開始,推進人民幣區域化,然後再向國際化邁進。 首先,夯實實業基礎,讓中國經濟具備“包藏宇宙”的容量。沒有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金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改變中國出口導向型戰略,做到國強而民富,增強中國的內需能力。美國企業的海外資產已經超過14萬億美元,2007年開始,海外盈利已經超過了企業的國內盈利,這樣就大大分散了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的風險。人們只知道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殊不知美國企業非常富有,這種“國窮企業富”的狀況大大增強了美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場,提高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和效率,擁有“吞吐天地”資金之能力,讓世界各國資金進得來,出得去。 最後,要“韜光養晦”,加強溝通協調,處理好對外經濟合作關係,尤其是要建立與周邊國家良好的經濟金融合作關係,構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框架,減少人民幣國際化的政治成本和經濟交易成本。在這點上我們還得多學習劉備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假痴不顛”的韜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