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涉抄襲 作者:陷害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09 12:58:12 |
崩潰:“沒權沒勢,這是陷害” 當年評委:頒獎給譚意在扶持兒童文學 國內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王泉根,是譚旭東當年的博士生導師。他拒絕在此事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他說自己很忙,沒有空也不想關注這一事情。記者邀請他評價譚旭東的學術品質,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委婉拒絕。 譚旭東透露說,自己與導師王泉根之間有些齟齬,在學術層面也有過互相批評,所以,王泉根拒絕評價,他認為情有可原。 時任譚旭東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曹文軒表示,他沒有看過《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光就當時譚旭東的博士論文而言,答辯委員會並沒發現有抄襲嫌疑。至於論文品質,曹文軒不想發表評論。 2010年,譚旭東獲得魯獎,他收到的第一個祝賀信息,來自高洪波。在接受記者的第一次採訪時,高洪波表示自己沒有看到柯文,不能對此事有所評價。 當時得知譚旭東的兒童文學理論作品獲獎,高洪波很高興,雖然沒有讀過譚旭東的作品,但僅從題目來看,他認為該書選題值得關注,很前衛,認為這是兒童文學界的驕傲。至於具體的學術創新和價值,高洪波強調,應該相信魯獎評委們的評論視野與學養。 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吳義勤,為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類的終評評委,他告訴記者,當年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類書籍的競爭很激烈,共有20部作品入圍,“多年來,魯獎從未頒給兒童文學理論作品,評委們看重譚旭東這部兒童文學理論作品,多少含有這個因素”。 吳義勤表示,兒童文學批評,在中國較為薄弱,把魯獎頒給譚著,含有扶持之意。至於譚著的學術內容及品質,幾年過去,已經記不太清楚了,“畢竟我們評委當時要看那麼多作品,現在回憶,很模糊了。” 7月7日,譚旭東告訴記者,他接到匿名電話,強力要求他不要回應柯棣祖一文,“這讓我憤怒,我偏要爭個說法。你知道嗎,2010年去領獎,現場按身份排座,我和記者們坐在最後一排,旁邊是一同獲獎的東莞打工作家王十月。在獲獎者中,我最沒權沒勢。我覺得,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陷害。” 淡漠:研究界拒絕評論 不透露姓名者:是否正常有待反思 滬上兒童文學研究者劉緒源,看到柯文後認為,“它似應屬於學術質量不高,有拼凑之嫌,缺乏自己獨立的學術觀點。看來是不諳學術規範,缺少起碼的學術訓練。”劉緒源表示並沒有看過譚著。 記者隨後致電兒童文學研究界幾位著名學者,他們接連拒絕評論譚著,理由是沒有看過作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身份的學者說:“柯棣祖一文,興師問罪的意味很濃,有些用詞過火,我們可以說譚旭東的作品引用過度,原創性成分不夠,但不能直接判斷其狂抄。這是否屬於正常的文學批評,有待反思。” 記者在知網上檢索發現,討論譚著《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只有一篇論文《從消解走向重構——電子媒介時代兒童文學的突圍》,刊於2011年6月的《南方文壇》,署名周國清、莫崢,作者供職河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該論文也曾刊於2011年9月的《書屋》雜誌。 周國清、莫崢的論文,對譚著評價甚高,認為譚著“視野開闊,立論有力,思路嚴謹,站在兒童文化和文化詩學的層面,以童年的歷史構建和童年文化的生成作為開掘點……明確提出在新的媒介環境下重建兒童文學世界……” 一部獲得魯迅文學獎的理論作品,在其專業學術圈內,為何如此冷門?唯一的讚美之聲,還是來自兒童文學研究領域之外。 譚旭東解釋說,自己的作品,是跨專業的,在電子媒體時代觀察分析兒童文學作品,還借鑒了國外的文化批評的方法,書以少量印數出版之後,他並沒有贈送給兒童文學圈內人士。 “這也許正是他們反應冷淡的原因。我對兒童文學理論有過很多尖銳的批評,我曾說,現在的現實是原創性話語缺席,視野狹隘,精神萎縮。國內的學術圈就是這樣,你說了真話批評,人家就不理你。現在出現了柯棣祖這樣的文章,我認為是有人故意洩憤陷害。”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