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宜“七上八下”

http://www.CRNTT.com   2013-02-02 09:15:38  


其實,有7.5%的沒有水分的增長也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中評社北京2月2日訊/201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51.9萬億多元,增長7.8%,達到了政府年初確定的7.5%的增長目標,並稍有超過;消費物價上漲2.6%,也在政府的控制目標之內。時代周報發表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曙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師張弛文章表示,這種情況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並不多見,而且出現在經濟增長潛力下降、經濟增速回落的時期,也許不值得過分高興。

  從四個季度的增長態勢來看,分別增長8.1%、7.6%、7.4%和7.9%,呈現前落後高態勢,是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結果,也是人們所期望的。但能否成為整個經濟企穩回升、進入新一輪周期上升的標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經濟環境和增長基礎並未根本改善,也不穩固,然而,對2013年經濟運行的樂觀預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文章介紹,在現有發表預測的專家和機構中,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2-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報告》最為樂觀。報告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在2012年9月出現“觸底反彈”,並在十八大政治換屆效應、存貨周期逆轉、消費持續增長、外需小幅回升、投資持續加碼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復甦軌道。2013年將延續2012年第4季度復甦的勢頭,隨著換屆效應的持續發酵、房地產困局的破解、外部環境的輕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緩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釋放,中國宏觀經濟將超越“新常態”,步入“次高速增長期”,重返9%的時代,預計增速將達到9.3%,消費增長16.1%,投資增長24.3%,出口增長14.2%,CPI將達到4.1%,中國經濟將完成由“復甦”向“繁榮”的周期形態轉換。這種分析只看到短期利好因素,忽視了一些根本性的限制因素和約束力量,因而顯得過分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報告分析了中國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認為穩增長政策的積極效應將逐步增強,經濟的自我修復能力將逐漸積累,外需將出現較快的恢復性增長,包括收入分配體制在內的體制改革的擴張效應將得以顯現。但中國的經濟環境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歐債危機的根本化解有待時日,全球經濟復甦緩慢;抑制房地產投機的政策不變,房地產市場反彈力度有限;結構性過剩產能的消化有一個過程,重工業很難再現高增長;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有待蓄積。因此,中國經濟在短期內不會復甦,只是在調整中積聚復甦的力量,並逐漸呈現震蕩中緩慢回升態勢。據此,預計2013年經濟增長率或為8.5%,消費增長15.5%,投資增長22.5%,出口增長14%,CPI為2.4%。這一分析和預測雖然比較全面,也比較樂觀,但也有一些矛盾之處,一方面經濟增長加速,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回落;一方面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另一方面出口卻呈現高速增長。

  雖然具體分析和判斷有所差別,但預測2013年經濟增長達到8%-8.5%的專家和機構是大多數。諸如IMF、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高盛、德意志銀行、《2013年世界經濟黃皮書》、《2013年經濟藍皮書》等。就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的報告來說,預計經濟增長為8.2%,消費增長14%,投資增長18%,出口與上年持平。既然消費和投資的增長均低於上年,出口增長持平,如何保證能夠實現高於上年0.4個百分點的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認為,國內原有的競爭優勢、增長動力逐漸削弱,新優勢尚未形成,市場信心和預期不穩,經濟運行處在尋求新的平衡的過程中。考慮到經濟所處發展階段和不確定因素,為中國經濟在尋求新的平衡的過程中能夠保持基本穩定,並為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建議對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預測確定為7.5%,CPI為4%左右。有人認為這種分析和預測過於保守,其實,有7.5%的沒有水分、實實在在、高質量的增長,也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