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解密六十年來中朝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9:24:41  


 
  (2)、開始非常熱心地大力援助朝鮮。1958年11月22日,金日成再次訪問中國,北京30萬人夾道歡迎。會談中談到經濟發展時,金日成趁機說,朝鮮缺乏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焦炭,毛澤東當場拍板:棉花你們要多少給多少。周恩來補充說,朝鮮所要的100萬噸焦炭也答應提供了。對於朝鮮最關心的幾項物資,中國都盡力予以解決。如煤炭中國1958年計劃缺口在600萬噸以上,但還是完全滿足了朝鮮的需要(87萬噸)。硫磺中國自己也缺,橡膠還要靠從國外進口,也都滿足(硫磺)或基本滿足(橡膠)了朝鮮的需求。周恩來還提出志願軍撤出之前可以幫助朝鮮人民軍修築工事,並建議中朝合建雲峰水電站,中國可以先行墊付朝鮮的投資。

  (3)、由於中朝關係出現裂痕,由於某些志願軍幹部存在的違反朝鮮的法律和風俗、傲慢地對待朝鮮老百姓以及干涉朝鮮內政的個別行為,金正日等朝鮮領導人以此為借口把志願軍看成是占領軍,認為他們侵犯了朝鮮主權,因而繼續在朝鮮駐守是不受歡迎的。為了徹底解除金日成的後顧之憂,毛澤東主動提出將志願軍全部撤退回國。1958年底,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志願軍撤退時將營房、設備等價值1億5700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全部無償地移交給朝鮮人民軍。

  當然,毛澤東的友好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金正日在之後談到國際形勢時,特別提到了“以蘇聯和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還頌揚中國“以強大的力量登上國際舞台,在解決國際問題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

二、60-90年代朝鮮利用中蘇矛盾左右逢源爭取兩國援助

  1、中蘇分裂初期,朝鮮保持中立,獲得了很多援助

  1959年10月以後,中蘇之間的分歧逐步公開化,為了爭奪在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導權,雙方競相爭取朝鮮的政治支持,援助金額和規模也不斷攀比上升。出於維護自身國家利益的需要,朝鮮當然不希望得罪中、蘇任何一方,因此,金日成左右逢源,盡力爭取利益最大化。比如1960年5月金日成秘密訪問北京,雙方在政治上立場取得一致。在與毛澤東的會談中,金日成說,赫魯曉夫1955年就叫我們不要反對美帝國主義,我們沒有接受;還認為我們的合作化搞得太快,後來我們看了毛主席的文章,決定繼續搞下去。對於中朝走近,蘇聯不甘落後,赫魯曉夫邀請金日成秘密訪問莫斯科,通報了中共領導人在世界工聯會議上的錯誤做法,以及在1956年八月事件中如何拉蘇聯干預朝鮮的內政,並把1956年11月30日毛澤東與尤金的談話記錄交給金日成。在那次談話中,毛澤東說金日成可能會叛變革命,成為朝鮮的鐵托或納吉。金日成看後,果然憤怒異常,並立即表示,朝鮮勞動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支持蘇共中央在一切重大問題上的方針。回國後金日成召集幹部會議“詳細而憤怒地”講述了中國領導人的錯誤行為,說“中國的政策就是想把朝鮮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他再也不相信中國人了,也不會再到中國去了”。

  除了政治上的攻擊和拉攏外,最有效的當然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援助,為了進一步拉住朝鮮,中蘇雙方答應了金日成的大部分援助要求。1960年8月,蘇聯同意免除戰爭期間的軍事貸款7.6億盧布,及延期償還1.4億盧布的經濟貸款。而中國如果不有所表示,就會失去一個支持者,甚至增加一個反對者。於是,中國政府承諾在1961-1964年期間向朝鮮提供4.2億盧布的長期貸款,並且幫助朝鮮建設橡膠輪胎廠、無線電通訊器材等工廠和一批生產日用必需品的輕工業企業。周恩來表示,雖然最近阿爾巴尼亞、古巴等國家也紛紛要求援助,蘇聯又撤走了在華專家,中國在經濟上遇到很大困難。但是,中國可以對別的國家“欠賬”,卻要保證對朝鮮的援助項目。關於貸款,周恩來說,到時候能還就還,不能還也可以延期,推遲10年甚至20年再償還也行。1960年雖然中國正在經歷著“大饑荒”,但中國政府還是克服困難,向朝鮮提供了23萬噸糧食。而中國的援助反過來又推動了蘇朝達成長期援助和貿易協定,根據援助協定,蘇聯將幫助朝鮮擴建金策冶金工廠,使其能力達到年產280萬噸鋼和230萬噸鋼材。在博州建設發電能力60萬千瓦的火電站,在平壤建設發電能力為40萬千瓦的火電站,建設年處理原油200萬噸的煉油廠,並由蘇聯供應必要數量的原油,還有電影制片廠、麻紡廠和毛紡廠等。金日成成功地利用中蘇之間的對立和競爭,從兩邊爭得援助。根據韓國的統計資料,從戰後到上世紀70年代,社會主義國家對朝鮮的經濟援助總計20.43億美元,在此期援助的金額中,蘇聯占43.14%,中國占30.7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