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奴十二載》: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13:00:28  


 
  轉向現實的質詢

  談及《為奴十二載》,麥奎因希望不要將它只看作一部關於奴隸制的影片,並對人們不斷糾纏於影片所屬類型表示不解。他指出“在電影史上,大概不到20部電影是關於奴隸制的,你真的不能把這稱作是一個類型”,而這部影片“它是今天的故事,而不是一部黑人電影。比起其他方面來說,它更多的是有關人類尊嚴的故事”。麥奎因的強調—“今天”與“人類尊嚴”—提示著這個故事有著另外的維度。那麼,麥奎因是在什麼意義上借《為奴十二載》來講述關於今天的故事?

  不難發現,與許多黑奴故事不同,《為奴十二載》的主角起初並不是南方奴隸,而是北方紐約州的一個“自由人”。奴隸/自由人的區分,給予了後者看似和平、安穩的位置,使之可以對前者的境遇視而不見—影片借閃回顯現出,一名黑奴懷著微弱的希望偷偷進入商店去接近所羅門/普拉特,前者的欲言又止和後者的沉默在對視中形成了令人絕望的冷漠與默契。而曾以沉默來安守“自由人”身份的所羅門卻很快發現他的穩定生活仿如鏡花水月,僅僅一次並不高明的欺騙,就令他失去了既有的一切,淪為奴隸普拉特。在影片的後半部分,渴望重獲自由的他重現了商店中那個奴隸的位置,接近一切可能給他希望的人卻每每只能沉默以對。對身份的脆弱性和位置的輕易轉換的凸顯,在影片中似乎不僅是對黑奴歷史問題的聲討,更重要的是,它也將質詢目光投向了今天的每一個人:你的生活真的如你所認為的那般穩定嗎?你真的“自由”嗎?你與你視而不見的那個位置或那些人真的有不可逾越的距離嗎?

  2013年的美國並不平靜,4月15日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驚魂甫定,6月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棱鏡門”事件。它們性質並不相同,但是都在上述問題上與《為奴十二載》遙遙相應。毫無預警的暴力、恐怖行為,以及被反烏托邦小說不幸言中的無所不在的監視,無疑加劇了美國中產階級在金融危機當中已然逐日積累的危機感,令占據著價值最高點的“自由”變得虛幻而脆弱。從這個角度來說,《為奴十二載》講述的黑奴故事卻在某種程度上與當代人的境遇對接:從自由人到奴隸,從勤懇的中產階級到流浪漢甚或罪犯,都並非想象中的那麼艱難,而當你發現原有默契的不合理與脆弱時,也許你的位置已然變了,且不再有恢復的保障。

  重視黑暗歷史

  需要說明的是,影片所攜帶的和叠加的意義層級,使它超出了任何一種單一解讀的可能。儘管麥奎因拒絕黑奴電影的指認,但他仍然承認他從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獲得了啟發,對黑奴的題材開始有了信心。事實上,近幾年表現美國社會黑人問題的電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2011年同樣改編自小說的電影《相助》也曾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相助》以20世紀60年代南方“黑傭”問題為主線,充滿溫情與希望地講述了一個白人女孩對黑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感到憤慨,決定著書以向社會揭露真相。同樣,2012年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影片《被解救的姜戈》也構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從這3部風格截然不同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黑人題材的日漸升溫。有趣的是,儘管它們的關注重心彼此相差甚遠,但卻在一點上表現出了極大的相似性,即它們都將時間與美國歷史上與種族有關的兩次重大事件相連接:《相助》發生在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民權運動前夕;《被解救的姜戈》與《為奴十二載》的故事則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前夕。而更有意味的是,3部影片一方面無疑指向了這兩次歷史事件,並將其視作最重要的潛文本,但另一方面卻又在文本層面上不約而同地對之保持緘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