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郝沛然:兩德模式對兩岸關係不可盲目套用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00:12:20  


 
  2、“中國”與“台灣”將並存於國際社會。1972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兩岸爭奪“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上取得了完全勝利,世界公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中國的惟一合法代表。台灣當局由於秉持“漢賊不兩立”的態度,退出了聯合國;李登輝上台後,一方面意圖增強“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與大陸協商,共同參與國際組織;而陳水扁在任期間又借國際舞台蓄意推動“台獨”,遭到大陸的反擊;此外,再加上一些客觀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的限制,這些均使得很多民眾認為台灣的“國際空間”過於狹小,且受到“打壓”。

  因此,台灣當局和民眾一方面汲汲於拓寬自身的“國際空間”和“外交平台”,另一方面則非常現實地採用“中華民國”(而非“中國”)甚至是“台灣”的名義,因為這樣才能讓各國明確地區分開大陸和台灣。雖然自2008年5月來,兩岸關係得以很大改善,台灣地區亦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了夢寐以求的世界衛生大會,但對於台灣當局在國際社會中“合情合理的安排”,兩岸至今沒有重大共識。在此,一旦套用“兩德模式”,即兩岸分別以“國家”身份共存於國際舞台,作為理性選擇的結果,“一中一台”並立的情形恐怕將無可避免,而固有的“一個中國”框架也將被打破,這把制約“台獨”的利劍也不復存在。

  (二)“兩德模式”無法帶來兩岸和平統一。

  筆者認為,在統一道路上,“兩德模式”很難在大陸和台灣統一過程中被派上重大用場,某種程度上,兩岸反而應避免出現類似狀況。

  1、促使當年兩德統一的國內外因素具有不可複製的獨特性。對當今世界,20世紀八十年代之劇變很難重演,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和平演變”在相當時間內幾乎難以實現,因此,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出現像民主德國那樣被“資本主義制度”接收之可能性微乎其微。退言之,縱使中國大陸發生“劇變”,也很難保證台灣當局會有一位如科爾一樣的領導人,願意為民族、國家統一而奔波。中國自古至今一直是中央集權的單一體制,並沒有如聯邦德國《基本法》一樣,設置加入條款。即使現在有“一國兩制”的構想,但這依然是基於“中央--地方”關係的考慮,而非聯邦式的整合。此外,德國之所以得以統一,乃是由於各大國尤其是美蘇兩國在統一過程中分別獲得戰略利益並予以妥協,而就影響兩岸關係之國際因素看,美國、日本出於其自身利益考慮,不會輕易同意兩岸統一,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得到美國贊許即為明證。

  2、兩岸應避免出現“兩德模式”中由於倉促統一帶來的後遺症。上文已分析,兩德合併至今已二十餘年,但東西部的差距在短期內很難消弭,並為德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困擾。對於兩岸而言,冒然推進統一進程將帶來不亞於兩德統一之消極後果。目前,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依然存有鴻溝,各方面的交流仍須不斷深化,人民彼此間理解程度也不夠高,中央政府在與台灣當局、民眾相處時需要更大的智慧。因此,積極地、耐心地等待將勝於一夜之間實現統一。

  (三)地理和歷史因素將排斥“兩德模式”的套用。

  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之間的地域差異並不如大陸、台灣如此巨大。大陸作為中國主體而台灣僅為一省的現狀已決定了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的惟一代表。就兩岸而言,台灣當局所能控制之“領土”僅有台灣省(未設置“行政院直轄市”前)全部和福建省之小部,“台灣化”則很容易甚至必然成為無法抵擋之趨勢,而兩德則不然。

  德國與中國的歷史發展亦不盡相同,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的宏觀歷史上並不存有“一族數國”的經歷。其實,早在1291年,以德意志民族為主的“瑞士邦聯”已經建立。發展到十九世紀晚期,德意志民族早已確立了“一個民族,數個國家”之事實,普魯士將奧地利排斥在外,推行“小德意志路線”,單獨主導德國之統一。1871年起,德意志民族已有兩個歐洲大國存在於世,即德意志第二帝國和奧匈帝國,很多人看來,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的並立在歷史上能找到先例。相反,從古至今,中國缺乏類似歷史經驗,民族的統一總是跟國家之統一並立,形成不可分割的二元一體,符合民族主義經典中“一個民族構成一個國家”的理論,要言之,中國歷史總體上是一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