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習近平的“心靈契合”統一觀

http://www.CRNTT.com   2018-10-01 00:16:24  


 
  之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李登輝的“台獨”陰謀逐步敗露,兩岸兩會的談判都難以為繼,遑論政治性談判的開啟。換言之,從鄧小平到江澤民雖然都希望兩岸邁入政治性談判,以便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然而,事與願違,未見成果。

  胡錦濤時代,面對民進黨在台灣第一次掌權,一開始就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頓失接觸的政治基礎,兩岸兩會的談判衹能中止,當然更不會期待兩岸的政治談判。然而,2005年中國國民黨的主席連戰,反而應胡錦濤總書記之邀,以主席的身份率團登陸,開創國共兩黨敵對半世紀之後的再接觸,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主要領導人首次會談,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胡連會”可以說轟動一時,胡錦濤與連戰於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舉行會談,會談後,胡錦濤與連戰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提出兩黨共同體認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雖然當時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沒有執政的優勢,然而“胡連會”所提出的“九二共識”、“和平發展”確實成為兩岸關係主流趨勢;因此,“胡連會”可以說是兩岸之間的第一場卓有成果的政治談判。從而為2008年中國國民黨再執政後,兩岸關係的快速的發展奠定重要政治基礎。因此,2008年底胡錦濤在他為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的講話中明確提出,“對於台灣同外國開展民間性經濟文化往來的前景,可以視需要進一步協商。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們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13〕

  然而,經歷40年分離的反共教育,又遭受“台獨”分子近廿年掌權(1988~2008)的反中、仇中教育下的一般台灣民眾,反而對快速的兩岸關係發展感到擔憂,加上霸權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蠱惑,中國國民黨主導下的兩岸關係,反而引發了台灣人民深深的疑慮;然而最關鍵的因素,還在於此時台灣執政者馬英九衹是保守型的領導者,八年的時間仍然衹是實現兩岸三通、經貿往來,在兩岸涉關和平的政治議題、安全軍事議題上幾乎亳無建樹。所以兩岸關係在形式上有政治接觸,事實上,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沒有增加。

  如今看來,比照當前及可遇見未來的台灣政局發展,加上霸權主義的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敵視,我們作出以下的判斷:以談判為手段的“互動式促進和平統一”的設想,過去是波折不斷,未來也是機會渺茫,故而有許多人直覺認定,應該是以非和平手段,甚至大力倡導以武力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時候到了;然而一方面是反分裂法的規範,一方面是台灣問題在中國崛起的大局中,與最初的改革開放相比,特別是九十年代初期相比,其實質的重要性是不斷下降。換言之,如今的台灣在中國崛起、民族復興的大趨勢下,所能發生的作用,已經大大下降,解決此一問題若無法掌控其走向,本身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就是一大諷刺。目前台灣問題對北京而言,應該是和平未到最後關頭、不應輕言放棄和平的階段。而所謂的“和平未到最後關頭”,不是對台灣的執政者有任何妄想,而是北京的和平統一的能量尚未完全釋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