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毅夫:序《財富的歸宿》

http://www.CRNTT.com   2019-05-24 00:04:59  


 
  在中國大陸尤其是沿海省份,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經濟力量的不斷增長,各類教育公益基金如雨後春笋一般不斷湧現,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葛道順《中國基金會發展解析》(2009)、戴志敏《大學教育基金會管理研究》、陳秀峰《當代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研究》(2010)、李莉《中國公益基金會治理研究》(2010)、徐宇珊《論基金會:中國基金會轉型研究》(2010年)、韋禕《中國慈善基金會法人制度研究》(2010)、康曉光《中國基金會發展獨立研究報告》(2011)、陶傳進《基金會導論》(2011)、劉京《中國散財之道——現代公益基金會發展報告》(2011)、陳旭清《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功能研究》(2011)、盧瑋靜《基金會評估:理論體系與實踐》(2014年)等著作,成為繼徐永光總主編的《第三部門研究叢書》(1999年)之後,進一步利用社會學理論深入研究包括教育基金會在內的當代中國公益基金會的代表性學術專著。
閩江學院人文學院歷史學系“閩台教育與公益文化事業發展研究”科研創新團隊教師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史研究,其團隊負責人毛曉陽教授曾主持過“社會公益視野下的清代科舉賓興研究”“以公益求公平:清代科舉考場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了《清代科舉賓興史》(2014)、《清代賓興公益基金組織管理制度研究》(2014)等多部教育公益史專著。與國學社會學界部分研究者認為“古老的中國缺乏類似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和制度,人們的思想和認識落後於時代的需求”的觀點不同,他認為宋代的貢士莊、清代的賓興會等以助考為基本職能的科舉組織,都屬於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古老中國的教育公益基金會。近年來,他所率領的學術團隊進一步積極關注中國當代教育公益基金的發展情形,試圖總結其經驗教訓,探索其利弊得失,並探討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傳統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

  為此,該團隊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指導本系同學圍繞“當代福建教育公益基金研究”“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傳統與創新”等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撰寫調查報告。本書即是其中部分優秀調查報告的結集,它們大多以作者家鄉所在地的教育公益基金或教育公益活動為調研對象。這是因為,團隊教師在指導同學選擇調研對象時,要求盡可能地關注民間的、草根的、身邊的教育公益基金,尤其是關注那些存在於基層地方社會的個案。團隊教師認為,“禮失而求諸野”,越是基層社會自發創設的教育公益基金,越有可能承載了中國古代教育公益文化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他們還認為,不管是以學生個人為單位還是以學生結成小組為單位,針對家鄉的、身邊的教育公益基金的個案調查更能獲得成功。因為同學們不需要克服語言的障礙,也能夠獲得更多的來自親朋好友的幫助。這也使得調查中所獲得的資料相對來說更加真實、更為詳細。這部即將出版的《財富的歸宿:當代福建教育公益文化調查報告》,便是該團隊師生數年來努力的結晶,也是他們向社會提交的一部探索大學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習作。

  一個頗有趣味的細節是,正如我國當前研究教育公益基金最為權威的學者資中筠先生一樣,本書所有調查報告的作者都是女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本書是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的教育公益基金調查報告。這是頗為難能可貴的情形。這些來自閩江學院歷史學系大三、大四年級的女生,都95後的年輕女孩子,她們也會追星,會網購,會愛美,但在承擔本項調查任務時,卻完美展現了“經過不讓須眉”的精神狀態。她們用自己聰慧的眼光、靈活的思考、細膩的筆觸,完成了一篇篇結構嚴謹、行文樸實、篇幅適中、重視數據的調查報告。我讀到報告中那些熟悉的地名,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年在福建工作的情景,想起那裡的老同事、老朋友。

  我與閩江學院結緣已久,曾與該校的多位校領導一起共事,多年來一直關注該校的發展進步。閩台學術文化研究是我最為關心的學術話題,對於該團隊設計的學術研究願景和教學改革方向也頗感興趣。去年,該團隊教師毛曉陽在微信上給我留言,請我擔任團隊的學術顧問,我笑著回復“光榮就任顧問”。今天,創新團隊要出版這部調查報告集,請我這個“顧問”作序,我自然義不容辭。我也期待他們今後能夠推出更多的學術成果,為福建乃至中國的教育公益文化發展做出獨有的貢獻。

  附記:《財富的歸宿》即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汪毅夫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