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兩制”台灣方案軍事是核心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9-06-05 00:08:59  


 
  第二、(假如台灣保留軍隊的話,下同)台灣地區保留什麼性質的軍隊。主要是台灣地區軍隊在統一後中國的法律地位、使命任務為何。按照台灣地區現行所謂“中華民國憲法”及“國防法”規定,台軍的使命任務是“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其所謂“領土範圍”就是“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的“中華民國”之“固有之疆域”。尤其要指出的是,台軍法理上沒有支持“台獨”的使命。無論藍營還是綠營執政期間,台軍方迄今一直公開表示反對“台獨”、不為“台獨”而戰。如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現任“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答詢時,多次表態台軍“當然不會”為“台獨”而戰。筆者理解,這個“當然”是“依法”而來的,絕非嚴個人見解。這一點令人欣慰。拋開意識形態因素來看,關於台灣地區軍隊使命任務的中國觀,符合統一後的有關狀況,應當延續下去。統一後的中國,勢必要求兩岸中國軍隊共同捍衛整個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權益,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具體而言,台灣地區軍事力量就是要保衛台灣地區安全,抵禦外國侵略;捍衛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海外利益,維護世界和平。島內有人主張,把台灣保留軍隊作為統一的擔保條件,一旦大陸方面違背承諾,台灣可以擁兵自重、“獨立”出中國。這樣的認識就不正確了。因為這樣的主張等於宣告,至少島內現有法律文件從來沒有賦予支持“台獨”使命的台灣軍隊,竟然因為兩岸統一而堂而皇之地承擔起以武謀“獨”的責任了,豈不荒唐!假如抱著“分家”的想法去談統一,對統一局面的達成及維繫極為不利,兩岸統一之日不能埋下隨時分裂的種子,統一後兩岸不應再相互為敵、相互設防、互留後手。況且中國共產黨歷來是講信用的,假如在台灣問題上不講信用的話,未來將難以維護大國信譽。所以,“武力擔保”的想法的確是過慮了,也十分有害,除非有人心懷叵測。

  第三、台灣地區保留多少軍隊。一般而言,軍隊的規模是根據面臨威脅、軍隊使命任務、國家或地區的資源支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和約束綜合決定的,這是世界軍事的普遍規律,將來台灣地區軍隊規模的確定也脫離不了這個軍事規律。

  第四、台灣地區軍隊的軍費來源。無非四個:一個是台灣地區自身供給;第二個是台灣地區供給為主,中央政府補助為輔;第三個是中央政府供給為主,台灣地區補足其餘;第四是完全由中央政府撥付。無論何種方式,衹要符合國家統一原則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都是可行的。統一後,假如台灣地區因自身經濟能力、自然災害、軍隊承擔任務過於繁重等原因出現防務經費困難的話,中央政府當然可以補助不足。既然都是中國軍隊,就應該支持。

  第五、台灣地區軍隊人事權力。可能的選擇,一種是台灣地區自行決定;第二種是台灣地區自行決定,同時報中央政府備案;第三種是台灣地區拿出意見報中央政府批准,第四種是某層級以上官員經中央政府批准,其他由台灣地區自行決定;第五種是中央政府全權決定。毛澤東、鄧小平時代講人事權由台灣地區掌握,但沒有闡明具體實施方案。

  第六、台灣地區防務政策。防務政策主要包括從事防務建設和使用防務力量的目的、方針、重點、體制、途徑等。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兩岸統一後,台灣地區相應政策要進行必要調整,由兩岸內戰體制向兩岸共衛體制轉變。台灣地區軍隊的主要使命應當是保衛台灣地區安全、維護中華民族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隨著中國大國地位的提升、海峽兩岸中國人利益的拓展、維護世界和平需求的增加,應該還可以探討兩岸軍隊共同維護中華民族海外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等問題。但無論如何,台灣地區的軍事力量不能成為國家再分裂的籌碼和工具,不能成為外國干預中國內政的助手。這是原則問題。一個國家如果存在兩支潛在對立的軍隊,註定會成為不穩定因素。

  第七、台灣戰區軍事戰略。國家統一後,台灣當局以大陸為敵的軍事戰略必然根本轉變,以契合新的使命任務和戰略環境。這裡面會涉及安全形勢判斷、軍隊任務、地區戰略、軍事力量發展、軍事鬥爭準備及對外軍事安全合作關係等內容的調整轉變。由於“一國兩制”體制及台灣地區安全環境的特殊性,屆時台灣地區軍事戰略與大陸其他戰區軍事戰略既會有相同點可以借鑒,也必然有區別點需要重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