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國家認同的挑戰及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2-11-08 00:10:08  


 
  (三)新媒體是台灣青年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並激發了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

  新媒體是相對於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傳統媒體而言的。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也成為台灣青年獲取信息的首選渠道。有調查就顯示,85.4%的台灣年輕人傾向以網絡來獲取最新消息,其次為電視(13.4%),傾向以廣播、報紙、雜誌來獲取最新消息的比率都不足1%。同時,網絡也是台灣年輕人最信任的信息來源。〔9〕台灣青年獲取資訊最主要的新媒體平台是Facebook與PTT。〔10〕這些新媒體平台通過網絡來傳播信息,具有傳播速度快、即時性強、傳播範圍廣等特點,為台灣青年獲取相關政治信息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途徑。不僅降低了台灣青年政治參與的成本,而且還具有交互式互動的參與特徵,極大地激發了台灣青年的政治參與熱情。比如,反服貿人士就利用Facebook、PTT等來構建龐大的動員網絡,直接引發了“太陽花學運”。2014年3月17日,國民黨“立法委員”張慶忠於“立法院”聯席會議上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通過審查交由“立法院”院會存查。當天,“太陽花學運”主要組織者“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就在Facebook上號召民眾於3月18日包圍“立法院”,這一號召一時間獲得了許多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的響應,“太陽花學運”由此爆發。在占領“立法院”後,反服貿人士又利用Facebook、PTT等號召民眾聲援“立法院”內學生。在3月21日時,參與人數就將近3萬人。換句話說,大量學運參與者都是通過Facebook、PTT等新媒體平台來接受學運信息進而被動員起來參與到學運當中的。有調查就顯示,“太陽花學運”現場參與者將Facebook視為信息來源的比例占到調查樣本的87.3%,網絡新聞為71.5%,PTT為53.7%,其中有58.6%的參與者把Facebook當做是“最重要的信息來源”。〔11〕

  (四)對大陸持矛盾糾結的複雜心態

  兩岸交流近35年,雙方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兩岸在政治上仍處於敵對狀態,這也使得台灣民眾尤其是台灣青年對大陸持有矛盾糾結的複雜心態,主要表現為“政經分離”、“大陸政府與民眾分離”兩個方面。首先,在“政經分離”方面,指的是對兩岸經貿交流與發展兩岸政治關係持兩種不同的態度。台灣青年人願意到大陸求學就業,樂見兩岸經貿交流,但也擔心台灣過度依賴大陸影響台灣的政治安全。早在2008年,台灣《遠見》雜誌的一項調查就顯示,有超過五成的台灣年輕人有來大陸工作的念頭。2015年,台灣TVBS民調顯示有34%的20至29歲的台灣青年有到大陸工作的意願。在2018年時,這一比例高達55%。〔12〕同時,多數的(55.31%)台灣青年世代偏向支持加強兩岸經貿交流,但又擔心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將不利於台灣的“政治安全”。比如台灣年輕人普遍擔心兩岸服貿協議會產生“由經入政、兩岸走向統一”的政治風險,超過六成的台灣青年反對簽署兩岸服貿協議。〔13〕其次,在“大陸政府與民眾分離”方面,指的是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與大陸民眾具有不同的觀感。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認知仍較為負面,缺乏好感,但對於大陸民眾則有著較高的好感度。《聯合報》的2020年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就發現,六成六的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但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好評上升至六成。〔14〕當前台灣青年一代雖不像老一輩成長於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曾受到國民黨當局的“反共”教育與“白色恐怖”統治,普遍具有“恐共”、“反共”心理,但他們長期受到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分子所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以及鼓吹的“台灣主體意識”的影響,對大陸充滿了新的偏見和敵視,比如認為大陸政府“專制獨裁”、“強勢霸道”,將大陸視為台灣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