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智庫:兩岸三農交流合作變遷與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23-09-09 00:02:03  


 
  對台灣地區而言,囿於地域和人口有限,以小農為主,糧食自給率僅3成,農業具有精緻化、特色化的特點,但消費市場狹小、規模難以擴大。隨台灣產業結構調整轉向出口貿易和新興產業,台糖、台鹽等傳統農業養殖業優勢式微,台農台企和農技人員來大陸發展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並創造了更可觀的財富。

  總體而言,大陸人口規模大,一直重視糧食生產,強調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改革開放後不僅在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上發展迅速,而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多樣化、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大增,從改革開放早期的花卉、茶葉、水果、蔬菜到漁業、畜牧業,承接台灣的資金、技術,學到了很多農產管理、市場營運及國際貿易的成功經驗⑥,目前更多轉向農產品加工、品牌化銷售、農業觀光旅遊等大農業以及生態環保、生物科技、農產品溯源等新興領域。如廣西玉林試驗區“五彩田園”、廣東佛山試驗區“萬頃園藝世界”、四川新津台創園“田園農博小鎮”、漳浦台創園“海峽花卉小鎮”、京津冀地區的澎景(中國)有機農產品物流中心等,都是台胞台商將台灣生態觀光農業和有機循環經濟等好做法帶進當地發展的成功典型。

  (二)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農產品的最大貿易獲利市場

  祖國大陸的飛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為台農台企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契機,已成為台灣地區在島外農業投資最集中的地區。2012-2018年,台農台商在大陸投資農林牧漁業新增企業998家;兩岸農產品貿易額從23.14億美元增長到37.73億美元⑦。

  台灣農產品出口主要在兩岸貿易上獲益,而大量付費進口美國等地農產品。據台灣地區“農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1993-2017年,兩岸農產品貿易額增長18倍,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2019年台灣生鮮和冷藏水果出口額1.85億美元,前三大出口市場依次為中國大陸1.48億美元、日本0.12億美元、中國香港0.09億美元,排名前五果品依次為鳳梨、釋迦、蓮霧、其它柑橘類、芒果。同年進口額6.94億美元,前三供應地依次為美國2.59億美元、新西蘭1.54億美元、智利0.98億美元⑧。雖台灣農漁產品在兩岸貿易和大陸農漁產品進口貿易中佔比都不大,但對台灣“三農”發展影響甚大。

  (三)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成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重要基礎

  《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餘年來,兩岸“三農”交流與合作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在大陸從“31條”到“涉農22條”政策促進下,兩岸“三農”交流合作由曾經的對台單向交流和單一技術引進不斷發展成“四流五新”新形式,達到了兩岸人員、技術、展會、信息交流“四流”往來頻繁,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五新”科技成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極大提升了兩岸農業的質量、規模、效益和國際競爭力,許多台農台企也利用大陸的市場和對外合作渠道進入並擴大了“一帶一路”和歐美、日、韓等國際農產品市場,不斷獲利成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