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全球戰略嶄然見頭角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11:13:20  


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本周一在北京會晤日本防衛大臣時,當面告訴他中國將建造航母,理由之一是“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圖為外國媒體預測中國航空母艦方案 - j圖片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杜平文章“中國全球戰略嶄然見頭角”,文章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中國的全球戰略態勢似乎已發生重大變化。其顯著特點是,中國開始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戰略訴求和戰略目標,不再刻意去掩飾或回避,也不再過於顧忌外部世界的雜音。

  與過去二十年韜光養晦的姿態相比,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大轉折。它不僅表明中國政府對內外局勢了然於胸,對困難、機遇和趨勢有清醒的認識,而且更預示著,在已經啓動的國際秩序重組的過程中,中國將不再像過去那樣深藏內斂,而是當仁不讓地承擔起與本身實力相對稱的角色。

  中國全球戰略態勢所出現的上述變化,可以從以下幾種事態中看得一目了然。

坦坦蕩蕩 轉守為攻

  其一是建造航空母艦的計劃。建造航空母艦的話題已經持續多年,但中國始終沒有理直氣壯地表態,要麼是被“中國威脅論”所嚇住,要麼是被自己“和平崛起”的緊箍咒所束縛。總之,中國在態度上猶疑不定,在表述上吞吞吐吐,經常是有理說不清,甚至被外界視為心裡有鬼、心中有愧。

  但是,最近一個時期,特別是在北京“兩會”前後,中國開始“下毛毛雨”,一點一點放出“建造航母”的風聲,目的是要讓其他大國慢慢適應和接受。終於,國防部長梁光烈本周一在北京會晤日本防衛大臣時,當面告訴他中國將建造航母,理由之一是“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這個“理由”說得實在太牛,要比任何長篇大論的解釋都更有說服力。可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過去不說?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中國當時的戰略定位處於守勢,顧慮重重,導致心態不够坦然。

  其二是改革國際金融秩序的建議。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多次呼籲要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主張增加發展中國家的決策權,但一直沒有提出任何足以反映自身份量的具體建議,反而在人民幣幣值的爭議中,繼續被西方國家指摘和批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