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輸血型復甦需轉成造血型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09-04-16 10:37:00  


 
  但是,在目前部分樂觀的數據面前,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畢竟,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主要是體現在“商品走出去”的戰略上,今天,中國經濟的復甦效果當然更多的還是出現在投資型的“消費領域”,也就是集中在以前“投資不足”的內地和農村,因為中國經濟還存在這種增量的空間。

  所以,中國政府的救市效果在宏觀層面上會體現得異常明顯。但問題是,這種政府主導的“輸血型”復甦,可能導致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對經濟形勢過於“樂觀”的判斷,因而會在慣性作用下,放慢了改變粗放型增長模式中的結構調整速度,而這原本是需要加快步伐的。如果那樣,那今後更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和由此引起的金融體系資產質量的下降,將會吞噬掉中國政府今天為挽救經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醫療、教育、住房、環境保護、失業、養老等“惠民生”制度的改革也可能因為績效不明顯的理由而無法實質性推進。進而在社會結構上無法扭轉中國外向型增長的內生模式。這必然會加劇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全球金融危機面前和全球化利益分配面前的被動和不利的地位。尤其是今天,一旦政府輸血型的干預政策放緩後,中國經濟靠市場自身的造血功能來進一步恢復的可能性就會顯得十分脆弱,進一步震蕩的格局也就難以避免。

  所以,我覺得今天我們千萬不能僅僅滿足於經濟指標的回暖現狀,也不必對流動性危機所造成的實體經濟發展的動力衰竭現象感到氣餒。政府在給實體經濟輸血的同時,更應該為促成市場造血功能的早日復甦創造制度上的有利條件。雖然,社會上上下下都認識到危機中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關係到經濟復甦和社會和諧的問題,而且更關係到中國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轉變上,但是,直到今天,還是沒有能夠從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問題上找到市場造血功能復甦的切入點。

  一個例子是關於面向中小企業貸款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空間問題。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政府容許他們以高出銀行商業貸款利率的幾個百分點來借貸,但是據了解,這些貸款公司被定性為工商企業,所以要承擔較高的稅負,而且,從銀行部門中的再融資也不能夠享受銀行間市場的拆借利率,只能夠承擔工商企業高額的貸款利潤,這樣,這些小額貸款公司的商業利潤,平均而言只有7%左右,無法抗衡在危機中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有不少小額貸款公司的股東都無奈撤資了。政府注意到這個問題,希望小額貸款公司引進金融機構的大股東來降低金融風險以滿足穩健性金融機構低成本的融資條件,但是,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理們則認為,如此一來,他們的收益可能大部分都得交給大股東,所以提不起積極性。就這樣,本來非常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措施,結果因為沒有平衡好小額貸款公司的積極性和公司經營穩健性之間利害關係,結果無法得到實質性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