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換個視角讀《孫子兵法》

http://www.CRNTT.com   2010-08-04 13:42:53  


 
三、先

  在軍事上,有一個術語叫做“先發制人”。“9.11事件”後,美國布什政府的軍事戰略最有特點的就是“先發制人”。“先發制人”最基本的要素是“主動”和“進攻”。

  其實,“先發制人”的戰略早在中國25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他就是孫子!孫子非常重視“先”。他在《孫子兵法》用了23個“先”字,表達他追求“先算”、“先行”、“先動”的思想。

  《孫子兵法》的《形篇》中有一句名言:“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里的“先”字,有兩層含義。第一,在戰前先造成有利的態勢;第二,要比敵人搶先居於有利的態勢。而要想達到這樣的雙重目的,則所需要的先決條件就不僅為先知,而且還有先行(行動)。

    孫子的“先”有豐富的內涵。舉幾處講講:

  在他的《虛實篇》中,中心意思是講“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也就是說,會打仗的人,能夠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但是,要想達到這一目的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呢?孫子說:應該是“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即先到達並占領戰地等待敵人的就主動從容。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割據勢力劉武周率軍南下攻唐,手下大將宋金剛進逼絳州(今山西新絳),威脅關中。對剛剛建立的大唐王朝來講,形勢非常危急。唐高祖李淵命秦王李世民率軍抗敵。十一月,李世民率兵自龍門(今山西河津西)趁冰堅渡過黃河,屯兵柏壁,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使宋金剛軍不得前進。相持近半年後,宋金剛軍由於糧草不濟,於是向北撤軍。李世民則率軍跟蹤追擊,一晝夜行200餘里,至雀鼠穀(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金剛軍,一日八戰皆勝,俘斬數萬人。

  這里,李世民的贏就贏在他的一個“先”字!不過,他這個“先”字,並不是簡單地主動進攻,而是先到達並占據有利地形等待敵人,既可以有充分的准備,又可以充分培養士氣。

  如果在時間上不占優勢,讓敵人搶先占領了陣地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達到“後人發,先人至”的目的?孫子給予了回答。他在《軍爭篇》中說:“先知迂直之計者勝。”誰要是先懂得故意迂回繞道,並用小利將敵人引誘到別的方向去的方法,誰就能取得勝利。

  孫子追求的“先”字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層含義,就是一定要事先能夠掌握敵人的情況。他在《用間篇》講:“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衆者,先知也。”賢明的君主或者會打仗的將軍,之所以一出兵就能夠戰勝敵人,戰功顯赫,就在於事先能夠掌握敵人的情況!

  綜合孫子的“先”,再對比一下美國的“先發制人”,雖然前者比後者早出現有兩千多年,但前者的內容卻是遠遠豐富於後者。美國的“先發制人”更多的是包含爭取“掌握主動權”的意義;而孫子的“先”字卻含有通盤考慮全局,透徹分析對手的優缺點,掌握與控制大局,最終獲得勝利的含義。

  可見,孫子的哲學味道非常濃了。孫子“先”的理念對於現代生活也非常有意義。比如,企業都想占領市場,而且誰先占領市場,誰的效益就大。但是,如何能夠“先”占領市場?這和企業的理念有關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