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新目標新理念引領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5-11-04 07:27:10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制定。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奮鬥目標來展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對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人民論壇刊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教授文章表示,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重大戰略任務來思考,一定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來確定。先看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怎樣描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的:“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從這個新的目標要求看,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重要領域。而且,這些重要領域也還都有新的要求。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服務於經濟發展,要有利於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要有利於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確保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這裡面是有數量和質量要求的,因此也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既然是要為穩定經濟增長服務,那也就要求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除了經濟之外,還有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黨建等重要領域,哪個都不能少。比如,在社會領域,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應當說,這個領域的任務是極其繁重的,也是有數量和有質量要求的。我們設想,如果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沒有大的突破的話,這些硬任務很難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牢牢把握哪些新的理念?

  文章稱,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正在發生深刻調整。新常態下的中國正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矛盾、新問題和新挑戰。經濟發展已進入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時期,經濟增長已經從高速轉為中高速。與此同時,不平衡、不協調、不包容、不可持續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如何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防風險、惠民生,擔子不輕,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可以說,不破除各種利益的藩籬和體制機制的弊端,發展就難有活力和成效,就難以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在“十三五”時期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必須辦好。同時,也正是因為我們面臨著一系列發展的難題,進入經濟新常態的中國就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特色,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堅持自己的發展理念。

  那麼,在“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要重點把握哪些新的理念?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髮展中的重大關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這五個理念,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思想燈塔,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思想重器。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顆閃閃紅星”融入。可以說,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有了精氣神,就有了生命力。按照這些理念去推進全面改革,這樣的改革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擁護,只有老百姓支持的改革才能推進下去。如果離開了這些理念,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錯路。

  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圍繞哪些重點領域展開?

  文章提出,未來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圍繞服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理念來展開。要使這些理念能夠落地,就需要在一些重點領域加快推進改革,特別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那麼,具體來看,在服務這五個理念方面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點領域呢?

  從創新來看,如何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如何培育發展新動力?如何拓展發展新空間?如何構建產業新體系?如何構建發展新體制?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從協調來看,如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如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如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如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需要重點關注。從綠色來看,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如何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如何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需要重點關注。從開放來看,如何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並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如何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如何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如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如何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需要重點關注。從共享來看,如何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而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如何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如何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如何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如何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如何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如何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如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需要重點關注。等等。

  從以上領域來看,未來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繁多。主要選擇以下方面:一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行政體制改革;二是推進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三是理順中央和地方事權關係的財稅體制改革;四是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金融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五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改革;六是適應對外開放戰略布局並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的改革;七是促進社會公平的社會收入分配和保障體制改革;八是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改革。這些改革要著重加強利益關係調整、資源要素分配。重點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基本遵循,更大程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為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市場主體自主經營創造更好的條件。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文章表示,如果用一句話講,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任務是什麼?那就是“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適應和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構建發展新體制,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在許多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改革進程勢如破竹,改革共識不斷凝聚,改革效果正在顯現。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繼續將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那麼,如何能夠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這是黨中央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準確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考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基礎上做出的科學判斷和重要決策。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由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經濟大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揮好經濟體制改革的“火車頭”牽引作用,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抓手解決好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問題,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二是由經濟體制改革本身的特征所決定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回顧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就會發現,經濟體制改革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它對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影響和傳導作用。應當說,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關鍵,就能對其他領域的改革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三是由中國當前所遇到的挑戰所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講,“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 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但還不是經濟強國。中國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貧困人口數量仍然很大。面臨國際需求支撐減弱、勞動力等要素供給條件發生新變化、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等一系列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有效解決好中國發展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怎樣體現經濟體制改革在體制改革總體布局中的作用,這實際上是一個改革方法論問題。可以用“以點帶面”來概括,這裡的“點”指的是經濟體制改革,“面”就是指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在內的“五位一體”制度建設的改革總體布局。只有“點”的問題實現突破,“面”的矛盾才能得到有效化解。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領域廣泛,任務繁重,只有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才能有力地帶動其他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促進其他領域改革的協同深化,以形成改革的強大合力,真正實現改革的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