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觀察兩岸關係 兩個基礎性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00:17:07  


 
  具體到兩岸關係而言,兩岸的物質性連結如經濟要素互賴、遊客互訪等與政治文化或者觀念性因素如認同等的關係,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嗎?還是物質因素的合作外溢到文化觀念領域?亦或是觀念性因素建構物質性存在或決定物質性因素的屬性和意義?或者是觀念意義系統主導行為者的行為邏輯?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迎來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兩岸關係的突破性進展,但與此同時,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親近感,所謂的台灣中國人認同卻並未同步提高。很多人在問為什麼?竊以為,原因在於兩岸的交流仍是物質為主的交流,而缺乏觀念性的互動和學習。無論是兩岸三通,還是四陸入台(陸資、陸客、陸生、陸配),尤其是陸客,看似是有情感的人的交流,其實,仍是物質性因素的流動。因為陸客赴台仍是商業性行為,鮮有與台灣人深入交流和互動的機會,更沒有共同實踐的空間。而台灣人的中國人認同,作為群體層面的集體知識(collective knowledge),目前僅是一種歷史遺緒(historical legacies)和舊有群體意識的殘留,而非跨兩岸的群際認同,因此,會隨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流失,並最終探底,之後才可能逐步反彈。與此同時,台灣人認同則奠基於台灣的自有時空環境和特殊實踐場域,並逐漸嵌入生活場景,而逐步被建構出來,且聲勢漸長。因此,兩岸現有的物質性交流可以帶來物質利益和經濟利益,壓制台獨,維護和平,但無法型塑我群的群體意識,更不能提供心靈層次的契合。未來隨著兩岸化(cross-straitization)的深入進行和共同實踐場域的建構,有可能出現群際的“中國人”認同(所謂新中國人認同的出現)。

  回顧兩岸關係史,我們可以發現,在兩岸關係發展初期,兩岸物質供給十分匱乏,所以物質性因素,比如兩岸經貿往來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促進了兩岸的經濟互賴和物質要素的流動,也大大緩解了兩岸的緊張局勢。但19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後,本土化和民主化大步伐推進,台灣社會觀念意義系統嚴重分化,基於族群和統獨等意識形態差異,台灣分野為藍綠兩大認知系統,對兩岸互動實踐尤其是物質要素往來,不同族群和知識系統意涵界定差異較大,對兩岸物質因素交流的效應解讀分化較為嚴重。台灣社會內部不少群體,對兩岸交流所帶來的流動量產生不安憂慮甚至於恐懼的社會心態,太陽花學運和反課綱微調等都是體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