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中國經濟依然是全球經濟“壓艙石”

http://www.CRNTT.com   2016-07-06 07:45:10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儘管如此,中國經濟依然是全球經濟的“壓艙石”。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2016年已經進入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向如何?借用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的話說,全球經濟依然處於新平庸狀態。

  中國網刊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文章稱,全球經濟新平庸並不可怕,就怕全球市場飛來"黑天鵝"。英國脫歐不是“黑天鵝”,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也難稱為“黑天鵝”,因為這些風險全球市場都有預判。

  作為全球化程度極深的中國,全球市場的波動對中國經濟會有相當的影響,但主要是股市、匯市和貿易。由於中國股市並未全方位對接全球資本市場,中國亦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保證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中國市場有能力抵禦來自全球市場的風險。至於貿易,中國亦有足夠的內需市場作為支撐。因而,下半年的全球經濟形勢雖然不可能好,但也不至於很糟。

  文章認為,但必須關切全球經濟尤其是主要經濟體面臨的現實難題。

  一是中國經濟還未走出新常態——“L型”意味著中國經濟調結構改革(供給側改革)任重道遠。

  二是美國經濟復甦未達預期,且不說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的按兵不動,6月22日IMF再次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2.2%,低於該機構4月份2.4%的預測值。這已是IMF年內第三次調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三是日本和歐元區救經濟政策沒有達成預期目標。日本和歐洲採取的是更極端甚至可以說更偏執的寬鬆貨幣政策(負利率政策),但日本再次推遲消費稅改革,被市場認為是“安倍經濟學”走入窮途末路;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則面臨爭議,執行效果不彰。

  四是英國脫歐打亂了全球市場的節奏,在全球股市、匯市和貿易渠道造成紊亂,即便是短期影響,也擾亂了全球經濟走勢。

  五是新興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巴西、俄羅斯等受全球資源、能源價格低迷影響,經濟陷入低谷。印度經濟增長只能算是中高速,難以成為全球經濟強有力的引擎。

  文章指出,破解全球經濟新平庸,單純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日本和歐元區的負利率政策效果不大,還是要通過系統化改革來解決。

  美國提供了穩健樣本,中國提供了改革樣板。中美"雙核"引擎依然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希望。

  美聯儲謹慎的“漸進加息”和上半年的按兵不動,從邏輯上看是美國經濟復甦沒有達到預期,如核心通脹率沒有達到2%的指標,如經濟增長後勁不足,IMF年內已經三次調低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但是美國經濟依然處於復甦軌道。最新統計數字表明,6月份美國製造業擴張速度創16個月新高,這也是美國製造業連續4個月保持擴張。美國經濟復甦勢頭企穩,有助於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當然,這也可能促使美聯儲加息,可能對全球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帶來資本外流的風險。不過,從美聯儲上半年的按兵不動看,美聯儲對其它市場風險事件也給予充分關注,譬如中國股市、匯市的波動倒逼,還有英國脫歐影響。美國經濟復甦和美聯儲的穩健加息,對全球市場總體言是利大於弊。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而且是下行態勢的“L型”。儘管如此,中國經濟依然是全球經濟的“壓艙石”。

  一是中國經濟新常態或“L型”,是中國政府主動的政策調整。中國不可能用不可持續的方式燒錢買增長,因而調結構是必然選擇。“L型”的經濟新常態,促使中國進行供給側改革,以破解以往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因而,中國經濟新常態,看似中國引擎動力疲弱了,但是未來中國引擎全球經濟的動力會更穩定、更持久。

  二是即使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依然很高。在剛剛閉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說強調,2015年中國經濟增量對世界經濟增量的貢獻達到25%。後危機時代,中國經濟表現依然搶眼,而且給新平庸的全球經濟帶來了希望和願景。

  三是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率維持在6.7%(第一季度),但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屬於很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國國內實施的供給側改革以及向全球市場推展的“一帶一路”戰略,不僅使中國經濟內外兼修,也為歐亞大陸和全球其他地區獲得了產能和資金的奧援,堪為中國對全球市場的新貢獻。

  當然,年內風險事件可能是美國大選。利用民粹主義和堅持反全球化的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不僅成為影響美聯儲加息的風險要素,也可能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