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近年來東南亞華人華僑“台獨化”趨向及遏制策略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4-28 16:44:37  


 
  儘管有研究認為,這些新興文娛形式的“台獨”活動難以影響到東南亞華人社會的主流文化并成為強勢話語。可隨後出現的泰國、緬甸等多地的街頭政治卻表明,相當一部分當地華人青年就是通過桌游、網絡劇以及動漫人物滋生出了“反中”意識及暴力傾向。在“太陽花學運”中起到串聯作用的社交軟件Bridgefy短時間內被緬甸華人青年下載60萬餘次,并在街頭抗爭中得到廣泛運用,個別極端人物還以此來發表“仇中”言論及揚言破壞中緬兩國的油氣管道。此外還有跡象顯示,台灣的“島抗聯”等“台獨”準軍事民兵組織也開始通過東南亞華人青年的網絡游戲充值渠道獲得了活動款項。

  目前來看,東南亞華人華僑的“台獨”活動更接近港台的“學運”活動,都是為了“動員國際社會不同行為者(國際組織和某些別有用心國家)的加入,達到改變既有規則和不利局面的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運動的鬥爭策略如出一轍”〔18〕。因此,它有別於“日本系台獨”的暗殺威懾及“美國系台獨”的游說策劃,可被視為“海外台獨”運動中演進變遷過程中的嶄新形態。這表現為:

  1.病毒式的網絡傳播方式。通常是選用架空歷史背景,繼而進行“二次元”式動漫人物的宣傳創作并輔之大量海報和插畫,以此種形式來惡意迎合青少年群體亞文化的趣味喜好。此後以社交網站、網絡電台等青少年聚集的媒介形態予以擴散。像“奶茶聯盟”就將泰國手標奶茶、台灣珍珠奶茶及香港珍珠奶茶進行擬人化處理,以所謂“奶茶通俗學”來吸引大量不明真相的華人中小學生參與其中。

  2.粉圈化的封閉性運作手段。往往是島內NGO或基金會幕後運作,將明星後援會的組織方式搬到政治活動中,并通過“控評”、“打投”等方式來遏制不同意見者。在緬甸動亂中,“台獨”勢力動用專業攝影師去捕捉堪比好萊塢大片式構圖的示威照片,美化暴力及破壞行為,進而鼓動當地華人青年打卡點贊。

  3.一體性的政治話語符號。從目前東南亞各國的政治動蕩來看,當地華人青年在訴求口號及表達策略上都極力模仿港台“學運”。如要求統一性的服裝樣式(黑色T恤)、手勢動作(三指并列)及口號標語(反專制),此外,他們還設立了專門的臉書主頁,定期由維護人員更新內容并改變符號LOGO,等等。

  四、“台獨”勢力向東南亞華人華僑滲透的遏制策略

  從“‘台獨’在東南亞”的過程分析到“東南亞在‘台獨’”的現象描述都揭示出部分華人華僑出現了統一立場的鬆懈動搖乃至“向後看”、“回頭望”倒退跡象。當前應在這一新興“台獨”類型尚未成型的情況下及時應對,將其堵截在小部分人、少數國家及間歇性發作的初始狀態,謹防出現“小綠變大綠”乃至影響“一個中國”框架的不利局面出現。

  (一)推廣夯定“越南模式”,爭取與周邊國家早日建成“反獨”命運共同體。

  當前東南亞地區的“台獨”活動既與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密切相關,又是部分國家希冀台海間“魚和熊掌兼得”的政策綏靖結果。因此,黨和國家要從雙邊乃至多邊關係上做好這些國家的政治溝通工作,向其清楚闡明西方“反華”勢力—島內分裂勢力—本地“仇中”勢力的利益聯動機制和輿論擴散機制。在此基礎上,以2017年《中越聯合公報》為模板,借鑒柬埔寨政府禁升“中華民國國旗”、否決“台灣辦事處”申請的成功做法,爭取更多的周邊國家明確表態“反獨”立場并采取實際措施,早日對台灣外事機構采取“降級—撤旗—清場”等一攬子方案。概而言之,今後需要從打擊“海外台獨”運動的既有經驗及現實規律出發,正確看待部分東南亞華人華僑“親台遠陸”態度背後的“外力說”與“內力說”的辯證關係,把肅清“台獨”勢力向當地華人社會滲透的外部環境放在首當其衝的工作位置。

  (二)貫徹落實“兩個統一”,積極將東南亞台僑台胞納入海外統戰工作視野。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東南亞台僑台胞對民進黨當局都保持“敬而遠之”的心理取向和行為表現。“就政治認同而言,台灣人在東南亞與早期的華人在東南亞有相似的情形,亦有相似的類型”〔19〕。上世紀80年代末,部分東南亞台僑“立委”、“僑務委員”及“僑務顧問”還率先打破台灣當局規定進入大陸參觀旅游,成功扮演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互動的和平使者。

  因此,對於東南亞台僑台胞的海外統戰工作仍需保持政治清醒,就“台灣意識”與“台獨意識”、台僑群體與分裂勢力以及島內公益機構與“反華”政治團體進行必要的甄別區分,真正地體現“反對‘台獨”活動與團結東南亞台胞相統一;服務祖國現代化建設的經濟任務與推進‘反獨促統’的政治使命相統一”的政策方針。這也要求今後的東南亞僑務政策要客觀看待當地台僑台胞的經濟社會活動,爭取從民心、民生及民意等維度去化解他們的政策誤解和制度偏見。建議先為東南亞台商參與“一帶一路”沿綫的經營項目及投資事業創造條件,并對他們開展生活關心、文化關愛及政治關注等相關工作,動員其中的先進分子及代表人士投身於海外愛國統一戰綫的各類活動,進而影響更多的台胞台僑反對“台獨”,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三)發展壯大愛國社團,堅決堵住“台獨”組織在當地僑界“跑冒滴漏”的通道卡點。

  一直以來,東南亞地區的僑校、僑媒及僑團都是凝聚團結兩千萬華人華僑的“三大法寶”,也是為我們開展海外“反獨促統”運動的工作抓手和政策內容。2004年陳水扁當局試圖以“公投”搞“實質台獨”,就遭到了新加坡、印尼等國華人社團及“促統”組織的堅決抵制。當前“新南向政策”所主推的“人本主義”、“文化台獨”對當地華人教育造成了一定衝擊,并藉助資金技術及市場優勢對東南亞華人的傳統媒體產生了排擠效應。在此情況下,海外統戰工作更要幫助東南亞華人華僑守住華人社團主陣地,發揚當地宗親、地域及業緣性團體的愛國愛鄉傳統,防止“台獨”勢力藉僑領換屆、經費贊助等名目來左右僑社的人事更迭及活動安排。

  基於此,今後海外統戰工作要引導幫助當地華人社團完成三個轉變:其一是在對象上完成由精英型團體向群衆型團體的轉變,即改變過去定位高端人士、聚焦傑出才俊等“小圈子”屬性和封閉性特徵,酌情把青年學生、中下階層及大陸“新僑”納入發展群體;其二是在組織上完成由鬆散式金字塔結構向網絡式扁平化結構轉變,即適當調整以國別及行政區劃為標準的實體化組織體系,增加虛擬性、多元性及任務性的團體編組;其三是目標上由民間互助機構向政治壓力集團的轉變,即引導華人社團開展對議會及政府部門的公關活動,從而在“反獨促統”問題上更好地扮演“中國游說團”這一角色。

  (四)積極開展“反獨僑務”,提高海外統戰決策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針對民進黨當局從“僑務台獨”向“台獨僑務”的政策轉變,中國大陸也需要將海外統戰的政策重點從支援僑鄉建設向開展“統獨”鬥爭予以調整,并對僑務部門的組織結構、人員構成和功能作用等方面開展相應改革。鑒於東南亞華人華僑“反策反、防滲透”形勢嚴峻,黨和國家需高度重視該地區僑務政策的導向定位和效果評估,并從兩個方面來開展當地的“反獨僑務”工作:一方面,要認真組織僑情調研,充分瞭解當地華人華僑的利益訴求,說服他們理性、合法地開展政治參與,尤其不要和中國政府的“睦鄰、友鄰、富鄰”政策對立起來,從而不自覺地成為島內分裂勢力“逆統戰”的政治受害者。另一方面,妥善處理僑務工作社會化與專業化的平衡關係,既要發揮僑辦、僑聯、民主黨派等涉僑部門的積極性,又要將其統攝於“大統戰”工作格局下來合理分工,使東南亞地區的“反獨僑務”真正成為大陸海外統戰工作的先進樣板,進而引導更多的海外華人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服務。

  基金項目: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綫高端智庫課題“‘台獨’勢力向東南亞華人華僑滲透及我方對策研究”(ZK20210137);2020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廣西總會‘反獨促統’問題研究”(20BGJ00)。

  注釋:

  〔1〕陳台民著:《中菲關係與菲律賓華僑》.香港:朝陽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6頁.

  〔2〕林勁:台灣政治轉型以來“台獨”運動規律研究.台灣研究,2018年第2期.

  〔3〕黃嘉樹,林紅.台灣對外交往權相關問題研究.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4〕閻學通.外交轉型、利益排序與大國崛起.戰略決策研究,2017年第8期.

  〔5〕俞新天.創造中國和平統一的國際環境.台灣研究,2020(02).

  〔6〕賈亦賓.論台獨.海峽評論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4頁.

  〔7〕資料來源:台《“外交部”與民間團體合作參與國際援外活動要點》.2017 年2月17 日.

  〔8〕《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籲:政府應設專業機構負責》.(中國台灣)《聯合報》,2018年2月28 日.

  〔9〕李琢.《積極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南向政策”》.https://www.taiwanngo.tw/p/405-1000-30667,c105.php?Lang=zh-tw.

  〔10〕新聞報道:台商稱越南同意台企懸掛“中華民國旗”.觀察者網,https://www.guancha.cn/local/2018_07_30_466154.shtml?s=zwyxgtjdt,2018年7月30日.

  〔11〕新聞報道:台灣NGO“新南向”前進緬甸要轉彎.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710010021.aspx,2019年6月24日.

  〔12〕台灣“僑務委員會”:《2019年僑務統計年報》,第52頁.

  〔13〕新聞報道:台灣對我有恩,所以我很感謝.台灣交通大學新聞網.https://www.nctu.edu.tw/press/5765,2019年11月11日.

  〔14〕李鴻階,黃春花.台灣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及其發展趨勢.現代台灣研究,2002年第1期.

  〔15〕蔡英文競選網站.2015 年10 月21 日.http:/ /iing.tw/posts /203.

  〔16〕新聞報道:回外婆家越語救命自卑變榮耀.聯合報,2014 年8 月26 日.

  〔17〕新聞報道:華僑淚挺韓國瑜:請台灣人民放下血淋淋的屠刀.華夏經緯網,2020年1月20日.

  〔18〕林勁.台灣政治轉型以來“台獨”運動規律研究.台灣研究,2018年第2期.

  〔19〕顧長永.台灣移民東南亞現象與經濟關係.台灣東南亞學刊,2006年第3卷2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2月號,總第30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