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月刊:大國博弈與“半球化”時代的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00:03:44  


 
  以上“四方紛錯”的表象之下,乃是美西方持續對華一系列“極限施壓”(Extreme Pressure)、“脫鈎”(De-coupling)、“去風險”(De-risking)等打壓所造成的愈演愈烈的“兩極化”(bi-polarization)陣營對抗趨勢。“中美博弈”或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中國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3〕;但“美國對華打壓”卻是近年來不爭的事實。

  與此同時,全球化(Globalization)亦有被撕裂為“半球化”(Hemispherization)的風險。當打著“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烙印的“技經鐵幕”(iron curtain of technology & economy)徐徐落下,冷戰時代的“兩個平行世界市場”(two parallel world markets)或將重現,同時還將被賦予新色彩——兩株相互排斥且激烈競爭陽光與水土的“科技樹”終被點開。它倆各自纏繞著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藤蔓,在這個世紀的上半葉各自野蠻生長,並使盡渾身解數,試圖在“中間地帶”(Intermediate Zones)吸引更多良禽瑞獸擇木而栖。勝者或將成長為下個世代的森林,而敗者則將淪為森林的養料。在“半球化”的陰影下,全球化終將走向衰亡,抑或重生?

  “當此之時,能抵為右。”在人類歷史的十字路口,西半球的主宰者卻仍以全球唯一地緣棋手的尊榮自居,卻不見在廣袤的亞歐大陸上,“事情正在起變化”。更確切地說,一個在地理上更加遼闊、在視野上更為宏遠的“亞非歐大世界島”(The Greater World Island of Afro-Eurasia)早已不再是布熱津斯基筆下的“棋盤”(Brzezinski’s Chessboard)。在地理範圍上看,它是在麥金德所論述的亞歐“世界島”基礎上進一步囊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在這個大島上,“全球南方”正經歷1960年代民族解放運動之後新一輪集體大覺醒;不結盟運動繼續蓬勃發展;非盟受邀“北上”,即將加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結束數周後,77國集團亦於古巴召開“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集體發聲。由此可見,廣大發展中國家從未放棄呐喊抗爭的努力;而在“一帶一路”的十年引領與推動下,一種全新的聚合與賦能正在孕育發酵、蓄勢待發。

  “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可以治乎?當何以治之?在“塞”“得”之間,大國又當如何權衡取捨?中國方案,計將安出?此乃時代之問,亟待非常之答。

   一、北約東擴:從俄烏危機到印太戰略

  北約東擴,上合西進,金磚南下,非盟北上。如果麥金德和布熱津斯基都能活到今日並見此光景,兩位老人一定會對這個“瘋狂的世界”驚詫不已。對前者而言,在他那篇著名的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4〕發表整整兩個甲子之後,隨著亞非拉世界的覺醒與再覺醒,“世界島”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質變。對後者而言,他有關“美國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超級大國”〔5〕“它(中國——作者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成為一個全球性大國”〔6〕等論斷顯然正在被所謂的“修正主義國家”(revisionist state)所“修正”,而他著述中的亞歐大陸也正由任人宰制的“棋盤”變為戰略自主的“棋手”——多位有實力與老霸主在全球範圍內掰手腕的新玩家已然落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