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美國紐約少女巷看金融業的歷史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4-04-27 09:19:35  


 
  1712年4月6日,在少女巷發生了紐約城市(當時被稱為“新阿姆斯特丹”)歷史上第一次的奴隸暴動,8個白人死亡,傷者甚眾。1784年托馬斯·傑斐遜到訪紐約時,曾經住在當時位於少女巷19號的一家客棧。1790年3月,這位47歲的新任國務卿,在擔任美國駐法國外交使節5年後,來到了當時的美國首都——紐約,以年租106英鎊租下了位於少女巷57號的一棟“很一般的”房子。雖然租住時間不到半年,但這段時間中他創立了美國第一個負責專利的辦公室,提升了美國和歐洲的外交關係,更重要的是在1790年6月20日,時任財長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詹姆士·麥迪遜來少女巷的一次家宴上,三人促成了美國首都的變遷,政治中心從紐約搬到費城,10年後再搬到位於波特馬克河岸的華盛頓特區,直到今天。從更長遠的歷史來看,這次晚宴促成了美國在國際社會中逐步建立信用,奠定了美國公共債務可持續性管理的基本框架,更促進了紐約繼歐洲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之後逐步成長為以私人部門為主的資本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美國的公共債務可以追溯到獨立戰爭時期。1776 年,一個10人小組負責通過發行“貸款證”(頗有點類似今天的債券)為戰爭融資,當時的債權人主要是法國和荷蘭政府。之後10人小組逐步演變為金融部,1782年時富有的商人議員羅伯特·莫里斯被選為第一任的金融部長。新任金融部長要求部下報告政府的債務水平。由此以後,財政部向總統報告年度財務成為慣例。到1783年1月1日,新建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公共債務餘額為4300萬美元。1783年,國會賦予聯邦政府徵稅權。但到了1785年,聯邦政府依然收不抵支。當時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四處游說,鼓動憲法制定者們制定措施,確保政府履行對債務的還款義務,從而確保公眾對新成立的聯邦政府的信心。1789年9月2日,國會同意成立“國庫部”,並任命34歲的漢密爾頓成為第一屆財長。作為美國建國者之一的漢密爾頓,有著深厚的經濟、政治哲學背景,是華盛頓總統的心腹知己;同時也是美國第一批的憲法律師之一,參與起草了一系列的聯邦文件,對憲法進行權威解讀。在經濟主張上,漢密爾頓強調聯邦政府的權威。曾說過“國家債務,只要不過分,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幸事”。

  1789年通過的美國憲法雖然賦予了新成立的聯邦政府稅收權利,但單單外債支出壓力和聯邦政府自身的支出已使財政入不敷出。1790年,據漢密爾頓的估計,當時的公共債務餘額已經達到7710萬美元。尋找新的稅收來源成為年輕的財長漢密爾頓的當務之急。1790年,漢密爾頓在《關於公共信用的報告,1790年1月9日》中提出以下建議:從境外融資、發行新的聯邦債券,聯邦政府通過發行聯邦債券承接各州在獨立戰爭時期欠下的債務作為聯邦債務,為此賦予聯邦政府新的徵稅權等。當時外債的主要債主是法國、荷蘭和西班牙,內部所有州各自的債務加起來為2500萬美元。漢密爾頓認為,他的上述建議有助於美國政府在國內外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記錄,而可持續的、良好的還款記錄對新成立國家的榮譽和繁榮至關重要。

  建議的前兩條沒有受到太多反對,但是關於聯邦政府承接各州在獨立戰爭時期欠下的債務並賦予聯邦政府新的徵稅權這一建議,受到了一些部分州的強烈反對。如果回憶起獨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就是當時英國對新大陸稅收不公,就不難想像如果聯邦政府要開征新稅種,可能面對的爭議該有多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