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又一個“懂得”那個時代的人走了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4:14:14  


 
“和而不同”可以解決世界兩大問題

  王:錢穆先生在他一生中最後一篇文章《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中,對“天人合一”思想予以極大的重視,認為“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的貢獻,主要亦在於此”,“此下世界文化之歸結,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馮友蘭先生臨終前所談最後一句關於哲學的話是:“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學。”倆位大師對中國傳統文化都有很深造詣,他們的識見似乎不謀而合。您怎麼理解他們的“預言”?

  湯:錢穆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我覺得他的想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現在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實際上全世界就兩大問題:一個是和平的問題,一個是發展的問題。和平的問題,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擴大了,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係;發展呢,不僅要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民族與民族的關係,同時要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錢穆先生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就是希望解決這兩個問題。當然他自己沒有講明,但他的思想是要用我們“天人合一”的思想來解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問題。我覺得他有他的道理,但是從中國哲學來講,並不只是“天人合一”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其實“和而不同”的思想,對於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係,也許比“天人合一”更直接,所以我寫了好幾篇關於“和而不同”的文章。

  為什麼馮友蘭先生那麼重視《周易》呢?我只能猜測,因為《周易》裡面有一句話:“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則利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乾道變化”,就是整個宇宙的變化;“各正性命”,就是每個事物都有他適當的位置,比方我當老師,就應該在老師的位置上好好教學,學生就要在學生的位置上好好學習;“保合太和”,即大家都有了適當的位置,就可以保持最完滿的和諧,“太和”是最完滿的和諧,王夫之說了,什麼是“太和”,就是“和之至”,“和”的最高點,就是“太和”;“利則貞”:那麼,什麼事情都順通了。我想,馮友蘭晚年之所以注重《周易》,很可能跟這個太和思想有關,就是希望人類有一個最和諧的社會。

  但是我跟他們(指錢、馮)的思想有些不同:中國哲學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這是非常好的,但並不是說其他哲學就不如中國哲學好,就是說西方哲學有西方哲學的好處,阿拉伯哲學有阿拉伯哲學的好處,印度哲學有印度哲學的好處,每種哲學都會對人類作出貢獻。

  王:但是他們(錢、馮)說的是一個“主要的”吧。

  湯:沒有“主要”。這些哲學都應該是平等的。

  王:但現實是,近百年來主要是西方哲學在影響世界,不能說是平等的吧?

  湯:對,從歷史上看,確實存在著某種文化起著主導作用的現象,當前西方文化無疑是一種強勢文化。但是一個思想開放的思想家,不僅應該看到自身文化的長處,也應看到自身文化的弱點。在世界進入全球化的過程中,文化只能是多元的,我們應該提倡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以便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中國傳統哲學有三個基本命題

  王:據知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您就在總體性地研究中國傳統哲學,能否介紹一下您研究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思路和觀點?

  湯:我認為中國傳統哲學是由一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哲學的特殊概念範疇構成的,有三個基本命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這三個基本命題表現著中國傳統哲學關於真、善、美的特殊觀念;從這些特殊觀念出發,形成一個不同於西方也不同於印度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或者可以說由三個相互聯繫的部分組成,即:“普遍和諧”的理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宇宙人生論;“內在超越”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境界修養論;“內聖外王”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道德教化論。從這三套理論,不僅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哲學的價值,也可以認識到中國傳統哲學的問題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