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劍:美國或將製造更大戰爭爛尾

http://www.CRNTT.com   2014-12-10 00:31:12  


 
         迷信軍事力量導致衰落

  二是戰略上的進攻性、盲目性,時常忘記“量力而行”。孫子曰:攻則有餘,守則不足。“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虛實篇》。中國的戰略傳統重防禦、重和平、重先勝而後求戰,正如與孫子同時代的老子所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而美國人則經常自覺不自覺地高估自己的實力,對自身打仗能力盲目自信、輕率決策,戰略上四面出擊、大打出手,世界上的事甚麼都想管、在一定條件下(如不導致危及美國本土的核戰爭)甚麼仗都敢打。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看板上寫著:“戰爭的歷史對美國影響重大,它們塑造了這個國家,影響著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影響這個國家怎樣作為以及向哪裡前進……”。美國戰略文化的精髓是進攻。戰略意義重大的“門羅主義”“顯示了孤立主義內在包含的進攻性戰略含義。顯示出美國作為大國崛起序幕時代的一種國際權力的戰略意識覺醒”;影響深遠的馬漢的海權思想的內涵是積極經略海洋;柯林斯的大戰略充滿進攻性;美國建國以來總共43位總統,這43總統中有39位打過仗、17位任內領導美國發動或參與過戰爭與軍事衝突,這不是偶然的,這是充滿血腥的文化傳統、實用主義現實要求所驅動的美國這部戰爭機器所致。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在短短的200年間,由最初偏居北美東海岸的13州,迅速發展成擁有橫跨兩大洋的50州、遍佈世界的海外領地、軍事基地的有強大戰略影響力的超級大國。

  儘管世事變遷,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但進攻精神至今仍見之於美國對外政策、主流戰略思想。前美國參聯會副主席威廉·歐文斯上將等在任時談及美國對信息時代戰爭的態度時直白地講過:“信息優勢使美國不用付出重大代價即足以解除任何外來威脅”,“未來衝突中,美國的對手只能處於這樣的境地:放棄自己的目標,否則就要接受失敗。”(美國《外交》季刊1996年3-4月號)反映了當時美國軍政高層心態。由此,我們對他們當時及此後在台海方向武力恫嚇中國,相繼在中美洲、南歐、中亞、西亞、北非發動一系列戰爭,就不足為怪了。中國著名戰略家李際均將軍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軍事思想最看重物質條件,認為只要有強大的軍事裝備就能打勝仗,戰略上出點問題可以用物質手段來彌補”。筆者1992年8月在《新技術革命對世界安全形勢的影響》一文中曾斷言:“先進的科學技術刺激了西方發達國家國力的迅速膨脹,也刺激了其中某些國家的霸權主義野心。美國想建立以它為首的一極世界……這一切已經成為或即將成為世界和平與安寧的一大威脅。”

  美利堅固然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懂得反思內省的民族,各方面不同意見經常碰撞、交鋒。在美國的軍事擴張歷史上,類似多用“軟實力”、“巧實力”、“銳實力”,少打仗這類主張層出不窮,也不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詹姆斯.富布賴特、歐內斯特.海明威這樣的反戰人物,還有漢斯.摩根索這樣的後覺者,尼克松、奧巴馬等人還是靠標榜結束戰爭而當上總統的。美國戰略理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在《美國外交政策》一書中對美國人的“世界主義”情緒提出了警告。他寫道:“美國必須在它的目的和力量之間保持平衡,使它的宗旨在它的手段可以到達的範圍之內,也使它的手段可以達成它的宗旨;使它的負擔和它的力量相稱,也使它的力量足夠來完成它的‘責任’:要是不確立起這個原則,那根本就談不到甚麼外交政策。”保羅.肯尼迪則在《大國的崛起》一文中指出,大國崛起應該對內給人民帶來和平安全;對外帶來和平與繁榮。

  但美國政府和當權派對戰爭與霸權的反思似乎更多局限於戰術層面,戰略層面真正的反思難乎其難。政治上,美國對自己的私利,即所謂美國的國家利益,往往考慮得十分精明、比較周全,但軍事上卻時常做不到緊密有度地圍繞這個目標推進,而是經常衍生出更大的目標。強烈的進攻性、對自身絕對安全的追求,是美國軍事戰略的本質,打著防禦的旗號行進攻之實質,氣勢洶洶,不可一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逐步導致其國家戰略目標與國家承受能力之間開始發生錯位,導致美國在戰爭目標、戰爭手段、戰爭節奏的掌握上,時常走極端,欲罷不能。特別在隨著國力衰落導致戰爭承受能力日益下降的當今,美國政府又要硬著頭皮打下去,造成戰爭爛尾工程就更不奇怪了。拿伊拉克戰爭來說,小布什沒有秉承其父在海灣戰爭中有所顧忌、適可而止的戰略思想,制定了推翻薩達姆政府、建立民主政權的過高戰爭目標,造成了目前軍閥割據、民族宗教衝突不斷的局面。奧巴馬上台後,匆匆宣佈撤軍。ISIS挑戰來臨,為了美國的名譽,奧巴馬又不得不返回伊拉克打仗,我們倒要看看美國在這裡怎麼收場。面對新型大國紛紛興起,中國逐步追趕上來,自身力量相對下降的局面,為了守住“不讓舊大陸出現新的支配性力量”的“祖訓”,美國在戰略邏輯上做不到“量力而行”,最終注定要撞上南牆。

  中國固然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但從深層次內涵上講,中國人的“天下”觀念更多是以中國為中心、別國為四方的文化概念,不是地理、國界、武力征服的物質對象概念;是文化的分野線,不是武力的對峙線;是展示仁愛理念、寬厚風度的地方,不是強取豪奪、盤剝敲詐的盤中大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不是開疆拓土的標的。有人說中國歷史缺成吉思汗,我認為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當中華民族有能力列陣馳騁全球時,總體而言基本沒有靠擴張增進發展、靠軍事征服拓展版圖。否則,古中國早就與其他文明古國一樣中斷、消失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