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台灣人講述真實的台灣(下)

http://www.CRNTT.com   2011-04-25 11:09:30  


 
  帝國冠帽式建築出現

  1937年發生的盧溝橋事變,打破了原有的營造計劃。日本推行的軍國主義與“大東亞共榮圈”的想法,使得日本將台灣以“皇民化”、“工業化”及“南進基地化”重作定位,建築的風格因此再度與政治的意識形態強力聯結。其中的“皇民化”運動,尤其是以全面壓制台灣的漢人文化為主,寺廟被大量拆除,傳統戲曲與表演(例如歌仔戲與布袋戲)也被禁止,這一段時期算是單一崇拜日本文化的壓迫期。

  在這個以軍國主義及民族主義作為核心的時代,再次建造與浮現了一批以政治為名的公共建築,這批建築大多將一個東方式的屋頂加封在近代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之上,被稱為“興亞與帝國冠帽式建築”。這一類建築在台灣並不算多,卻能色彩鮮明地與時代背景作輝映,相對可辨識性也極高,而且大都集中在當時作為南進基地的高雄,其中的代表建築,有高雄市政府與高雄火車站等。

  在這樣以公共建築與西方影響為主的歷史叙述外,其實還可以注意的是純粹的日本和式建築在台灣的發展。這一類建築最主要集中在當時日人的宿舍與住宅上(譬如台北溫州街一帶的巷弄或已改成茶館的紫藤蘆),以及與生活及文化有關的旅館、寺廟與神社等(譬如台北圓山護國禪寺、中和圓通寺)。

  這些建築因為沒有被權力意識直接影響與控制,因此相對維持著與日本的傳統建築在形式與美學風格上的連接,也能以其獨特的姿態進入台灣社會。在日本撤離台灣後,日式的住宅大半被接收改為政府機關的員工宿舍,繼續扮演著住宅的角色,並塑就了許多台灣人的共同成長經驗。

  曖昧的存在

  在日治時期,台灣曾經建造了大小神社共三十多座,以及幾個大城市都獨自擁有的武德殿。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低矮的日式文化建築與民間建築,逐漸面對被拆除的命運,同時也掀起了社會對於日治建築與台灣文化及歷史的大討論,也就是說,這些日治時期的建築,究竟算不算是台灣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

  尤其是國民政府在來台後,曾經對自身文化的正統位置大有擔憂,當時面對著與漢族文化割裂已久並長期被日本文化強勢影響的台灣社會,國民黨在某個程度上確實有著欲將之(日本文化與台灣地域文化)驅除於主流價值以外的意圖,譬如1960-1965年發生的查禁歌曲及推行國語運動,大約可視為排斥地域文化以讓自身在台灣的統治逐漸正統化的一個例證。

  而與日本文化的關系,更是糾結不明與鬆緊難料。國府遷台後,先是禁止了日本電影的輸入,也禁止日文的配音與字幕,到了1965年才鬆綁;而1972年後,也再度引發1973年起的禁止日本漫畫進口,禁說日文與禁用日語。日本文化基本上是或隱或顯地出入在台灣人的時代與社會記憶裡。

  對於日治建築的價值與意義,真正意義上的公開辯論,發生在1985年,當時民衆就桃園神社究竟應當拆除還是保留進行論爭,引起了全台灣社會的關注,最終達成共識,決定保存這批日治時期歷史建築。但直到1992年,第一批日治時期歷史建築才正式被官方指定為文化遺產,如今,已有不少日治時期的建築得到法令的正式保護與修護,甚至成為觀光景點。

  在台灣近代建築史裡,日治時期的建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因各種主客觀因素,長期以某種曖昧的姿態存在。這與台灣統治權不斷更易的歷史命運有關,文化的主導與控制者經常變動,因而普羅百姓與創作者們必須持續處在一個斷裂-新起-銜接的角色上,而伴隨他們的是幻化與認同的苦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