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李鐵:剖析中國式的轉基因謬誤與謠言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31 10:00:41 |
謬誤四: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不可預測的風險,這種危險可能要幾十年後才能看出來!誰能保證以後不出事?不能保證絕對安全,就是拿人當小白鼠 這種說法被很多人所接受,成為抵制轉基因的利器。這種貌似謹慎的說法實際上並不合理。我們使用的歸納法,都是不完全歸納。科學是對未來無限開放的,要證明某種食品未來一定沒有副作用,是不可能的任務。對轉基因食品提出這種要求,實際上有點“漫天要價”的意思。如果拿“絕對安全”說事,傳統食品、雜交食品,任何新食品,不是都沒法吃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FDA等權威機構都表示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並沒說要幾代人之後才能確定安全。原因就在於,原理上,轉基因技術仍是傳統育種方法的延伸,在健康、環保等問題上,轉基因並不比傳統作物有更高的風險。 雜交育種通過雜交實現基因轉移,只能讓各種基因“批量”轉移,無法實現有用基因的定向轉移。為了減少連鎖累贅,雜交育種要多次雜交和自交,因此,雜交育種過程相當漫長。而轉基因技術先將具有抗蟲、抗旱、抗逆境、控制產量、控制生長期等功能的優良基因“剪切”下來,再“粘貼”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雙螺旋鏈條上。 轉基因育種方式甚至比傳統育種更安全可靠,用傳統育種方法將兩種親本進行雜交時,我們對其基因大多數茫然無知,無法預知其可能的後果;而在轉基因時,轉入的卻是有了透徹了解的特定基因,從而,對食品的安全性更有把握。 目前,國際上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廣泛遵循實質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則和個案分析(Case-by-case)原則。因為培育轉基因時,我們對轉移過去的基因是確定的,能從成分上知道它與傳統作物是否有本質區別,具體成分不同在哪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權威監管機構和科學家們能肯定,轉基因食品並不比傳統食品有更多風險,甚至比傳統食品更安全。通俗地解釋這種評價原則就是:如果知道羊肉是安全的,饃也是安全的,那就不應害怕羊肉泡饃,不需再等幾代人才敢吃羊肉泡饃。 事實上,轉基因食品是有史以來評價最透徹、管理最嚴格的食品。人類第一個轉基因食品——防軟化的西紅柿——上市已有17年,食用轉基因食品的人數以十億計,轉基因食品並沒有顯示對人類健康有新風險,而且,由於超越了傳統的植物育種通常的不確定性,使用了更精確的技術和更大的監管審查,它們甚至可能比傳統的植物和食品安全。 當然,科學對未來無限開放,未來也可能發現轉基因食品有副作用,就像未來也可能發現任何傳統食品有害一樣。但這必須以確實可靠的證據說話。 謬誤五:中國是第一個將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的國家,我們又做了小白鼠 真實情況:2009年11月,中國政府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但中國並不是第一個批准轉基因水稻的國家,早在1999年,美國就批准了轉基因水稻。伊朗、加拿大、墨西哥也先後批准。 另外,中國也不是第一個實現主糧商業化的國家。玉米就是美國人的三大主糧之一,在很多州,玉米是第一大主糧。前面已談到,現在美國88%的玉米地種的都是轉基因玉米,美國人吃的,絕大多數也是轉基因玉米。 在2004年,孟山都公司的一種轉基因小麥也獲得了安全證書,但由於現有的轉基因技術主要是導入抗除草劑和抗蟲害的基因,而對小麥而言,雜草和蟲害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是病害、乾旱、寒冷等因素,現有的轉基因小麥商業價值沒有優勢,沒有進入大規模的商業化種植。 很多人以為小麥才是美國人的主糧。對於食品安全而言,是不是主糧都重要,吃多吃少都必須保證安全。所謂的轉基因主糧概念,只是反轉基因人士在無法否認轉基因食品廣泛使用的情況下,搞出的一個偽問題,因為,誰也無法控制一個人是把玉米還是小麥當主糧。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