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也夫:孔慶東勿作族群間麻煩製造者

http://www.CRNTT.com   2012-02-12 09:49:09  


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
 
殖民地人及其文化

  香港淪為殖民地,港人有責任嗎?那是十九世紀國家間簽定的不平等和約,弱國無外交,史學家認為李鴻章尚且不該負多大責任,況一介草民,況一普通港人。同為中國人,日後成了內地人還是港人,幾乎是一種宿命,對個體來說,沒有選擇。如果說尚有一點微小選擇的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多內地人願做港人不惜偷渡,卻鮮有港人願做內地人的。

  作個殖民地人,家鄉淪為殖民地他無責任。那麼之後有無後遺症?他是否沾染了一身的殖民地病症?順此邏輯,你怎麼看漢人在清朝的267年?怎麼看東三省人民自1931至1945的十四年?怎麼看待上海市民,他們有過一百多年的租借歷史。我沒覺得上海人有疾、東北人有病;相反,我一直認為,上海人是中國各城市中市民素質最高的。

  在殖民地時代終結前後,對殖民地文化的評價應該、也必然是大不一樣的。怎麼講?如果家園還是異族的殖民地,大講殖民時代的文化不乏優長,那顯然將干擾民族獨立的鬥爭。但二戰結束後的歷史趨勢是,殖民主義退出了歷史舞台,幾乎沒有倒車可開。今日大談警惕殖民主義威脅的言論,要麼是轉移當下國內鬥爭的視線,要麼是心態還滯留在反殖民鬥爭的時代。後殖民時代鮮見一國家吞並另一國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亡國滅種的故事了,亡黨的事情、內閣解體的節目倒是間或看到。而當殖民主義已經作古,評價殖民地文化可以兼顧正負兩面了。

  殖民地可以創造燦爛的文化,昔日的上海是這樣,昨天的香港也是這樣。因為只要是兩種文化交融,就必有果實,乃至雜交優勢。歷史上民族間交流憑借的最大的兩個媒介,是戰爭和貿易。前者在當下導致了一方的屈辱,但長遠地看同樣完成了文化交融,雙方均有收獲,甚至不乏戰敗方在文化上更大地影響了勝利方的實例。在文化多樣性上,殖民地時代的上海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甚至超過巴黎、倫敦、紐約,因為萬國文化匯於一埠。紐約人也不能像上海人那麼便利地領教同時期的英國、法國、俄國文化。

  關注當年上海色彩斑斕的殖民地文化,可讀木心的《上海賦》。而關注上海文化現當代衰落的原因,可讀餘秋雨的《上海人》。一山難容二虎,香港的崛起正是因為上海在計劃經濟時代的衰落而留下的真空。我無力概括香港文化的特征,剛巧讀到了韓少功的《笛鳴香港》(原載《海燕》2008。北大內部刊物《觀察與交流》2011年最後一期轉載此文,可見我校同仁對此文之重視。我亦由此拜讀該文),索性作一回文抄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