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3中國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8:57:10  


 
真正的信息社會,首先是公民社會
 
  《新京報》:你剛才提到公共空間、公民表達、公共對話這些概念,言下之意,是非常尊重數據之於公共生活的積極影響。

  塗子沛:是的。請允許我重申一下我的書的題記吧:一個真正的信息社會,首先是一個公民社會。科技的浪潮把我們推進到了信息時代,但並不代表我們邁進了信息社會,一個真正的信息社會是信息自由流動的社會,其前提是人要自由、要平等。

  我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公民社會,意味著每一個人,對自己所在的這個社會,是負有責任的,他需要把自己的意見加入其中,有意識地構建並推動社會的良性變革。那麼,在這樣的過程中,信息的交換與分享就顯得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公民社會不是一種國家的制度設計,而是每個公民自身成長形成的。對社會的責任感,是公民社會的基礎。負責的公民,與負責的政府,是互為塑造的,而前者對後者的推動力,是不容忽視的。防止我們的政府陷於錯誤,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願意把自己對權力的使用,完全透明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這需要公民去努力爭取。美國政府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政府透明度方面,不斷前進,正是美國人民自己爭取的結果,他們要求權力運作透明化,要求自己享有知情權、監督權,政府在這樣的壓力下也不得不順應民意,因為歸根到底,民意才是政府合法性的來源。

  《新京報》:具體至你的書的主題,“大數據”,它與公民社會有什麼關係?

  塗子沛:信息開放、數據開放,意味著知識的開放與流動,甚至代表著權力的開放與流動。學過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極權國家,在權力層面是集中的,與此同時,信息控制極為嚴格,基本是不流動的,身在其中的人們,會覺得這個社會的運作發展,與自己無關,也就說不上對其負有責任。

  而現代國家,基本特征是開放與民主,權力更分散,個體價值日益凸顯。從國家層面而言,需要收集社會各個層面的數據,加以分析利用,以確保自己制定的決策是正確的、行之有效的,從公民個體而言,他要實行自己的知情權、監督權,對公共生活負責,就需要借助數據(信息)來進行。這樣,就潛在地要求政府在收集分析數據之後,需要做到數據公開,讓公民可以看到並加以使用。

  數據,在通往幸福與尊嚴的路上 

  《新京報》:發現你話里行間隱含了:透明、開放、分享這些關鍵詞,你如何看待這些價值觀和大數據時代技術挑戰之間的關係?

  塗子沛:技術上的挑戰,當然是有的,信息越來越多,對收集、分析、儲存這些環節的工作,當然會提出挑戰。不過,我向來是一個樂觀的技術主義者,我不認為這些技術挑戰是很難應對的。相反,你提到的透明、開放、分享,這些價值層面的東西,才對公民、企業、政府構成了挑戰。

  我希望大家通過我的書,看到美國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向透明開放的,要知道,裡面包含技術的變革發展史,也包含著美國社會價值觀的變動。

  所有的技術,歸根到底是為人和社會服務的。說到底,說政府要更開放透明,說公民要更有公共責任感,最後的指向,就是希望我們過一種幸福有尊嚴的生活,這個願望,貫穿著整個人類的歷史。

  《新京報》:有人說你這本書,是一種文化反哺,你是怎麼理解這個詞的?

  塗子沛:文化需要交融。我們身處一個全球化速度在不斷加快的時代。中國需要了解全世界的文明,融進全世界的文明。在這個時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尤其重要。海外的華人、留學生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也是負有責任的。我們身處海外,有責任對其他的文明進行觀察、記錄和思考,為中國的政府、企業和大眾傳遞有價值的信息和價值觀。如果文化反哺指的是這個意思,我認為這是我們海外華人的責任。

  我希望自己能為中國的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野和思路,讓大家看到新的技術浪潮的來龍去脈,也邀請大家關心、思考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往何處去以及我們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負有的責任和使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