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選“反對派”當權,為何埃及變得更亂?

http://www.CRNTT.com   2013-07-08 09:42:31  


 
為什麼民主化會意料之中的把埃及拖向混亂?

  一方面,埃及社會本身就具有一些獨特的不穩定“基因”

  埃及社會分外年輕,50%的人口都在25歲以下:

  過去30年間,埃及人口將近翻了一番,超過8000萬。2011年,埃及有一半人口不到25歲;36%的人口將在15歲到35歲之間——這個年齡的年輕人正是滿腹怨言且不顧一切地尋找工作的階段。但同時,埃及44%的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

  大批的年輕人口缺乏教育,難以就業,社會福利缺失等等問題,不是穆兄會這樣的組織空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而大批年輕人失業,再加上社會有腐敗和貧富差距現象,就很容易轉換成社會的民主政治要求,包括對外的民族主義傾向。…[詳細]

  一年前,穆爾西本來的支持者就是這些年輕人,而一年後,這些年輕人又成了驅趕他下台的核心力量,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境遇沒得到改善。

  近幾年,埃及出現了明顯的宗教復甦,影響了政治變革:

  近十多年來,埃及的清真寺數量大增,1986年平均每6031個埃及人才有一個清真寺,而2005年平均每745個人就有了一個清真寺。年輕人在宗教復興浪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大批地湧到清真寺參加活動,年輕婦女不僅戴上了特殊的宗教頭巾,還蒙上了面紗。而十多年前,埃及婦女戴這種頭巾的人很少。皮尤(Pew)近期一次民意調查還顯示,有80%埃及人支持通奸者應受石刑懲罰的這樣極端的主張。

  不過,造成宗教復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現實的失望,面對經濟的失衡、社會的不公、道德的沉淪、消費主義的泛濫、工作生活的艱難,許多人感到在世俗社會中找不到出路,因而轉向宗教去尋求解決的答案。穆兄會還據此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口號:“伊斯蘭就是解答”。它的終極目標是要使伊斯蘭教法成為個人、家庭、社區、國家的指南。…[詳細]

  但在生活境遇沒有實在改變的情況下,在民眾的失望情緒中,這個“答案並不清晰”,以宗教標榜自己的穆兄會也一樣成為了眾矢之的。

  另一面,埃及社會貧富分化嚴重的狀況沒有解決,窮人在改革後境遇更差:

  穆巴拉克時期的埃及的經濟被一批寡頭操縱。譬如鋼鐵大王伊茲,2007年他屬下的鋼鐵產量已占全國產量的70%。又譬如沙維瑞斯家族的幾個成員,分別在電信、建築、酒店等行業中擁有超大公司,其中三人同時登上福布斯2007年“中東最富20人榜”。

  富人擁有了財富,按照新自由主義的滴漏效應理論,下層窮人也會得到利益,理由是富人多賺了錢就會多消費多投資,因而能增加就業。但因為勞工密集行業利潤低難以吸引投資,埃及富人投資的那些經濟增長行業往往並不能增加很多就業機會。另外,企業家為了利潤最大化,寧願讓員工加班,也不願雇新手,尤其不願雇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所以埃及富人的財富增長很難給窮人帶來收益。

  在穆巴拉克主政時期,這種貧富懸殊雖然存在,但在社會相對穩定,寡頭和外資仍然可以依靠投資拉動經濟上行,旅遊業也能得以發展。而在經濟上行的情況下,政府資金充裕,可以靠一些津貼收買民心,緩解不同階層人間的矛盾。旅遊業也能給一些窮人帶來直接的工作機會。但穆巴拉克倒台後,外資在不穩定的局勢下逃離,寡頭開始節衣縮食,旅遊業也遭受重創。最終在經濟全面下行的情況下,赤字增加,政府也再無力收買窮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