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大陸專家:民進黨正調整 未到轉折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7-14 00:49:29  


 
  (二)繼續論證和表明自己的主張與大陸的主張存在重要交集,爭取大陸的積極回應和“配合”。

  從血緣、歷史、文化的角度,承認台灣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從“中華民國憲法”文本的角度闡述其“一中”內涵,尋找與大陸的論述的銜接點。從大陸、國際、台灣等方面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是兩岸和島內的最大公約數,兩岸關係這一法理現狀沒有顛覆的條件,因而承諾不搞“法理台獨”。主張兩岸民眾在“中華民國憲法”所奠定的政治現狀下和平共處。

  在他們看來,這些立場態度,都是大陸樂見的,大陸沒有反對或長期漠視的理由。需要指出的是,大陸近期多次呼籲“雙方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在維護一個中國框架下尋求連接點”。今後,這一表態很可能被謝長廷等人拿來作為“憲法各表”的論據。在“政治技巧”方面,他們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嘗試,比如與大陸高層會面時,不排除採用類似當年陳菊訪問大陸時的說法——“我們中央政府的總統,馬英九總統”。這樣的“好處”在於:既不違背“中華民國憲法”,又不犧牲台灣“主體性”,容易獲得島內民眾肯定,屬於“加分”行為。除了積極參與兩岸民間政治對話,他們還將試圖在非政治領域與大陸展開對話,為自己營造必要的聲勢。因為一味“僵持”在兩岸政治關係這個最大的難點棘手問題上,會給人“無所作為”、“乏善可陳”的印象,使自己陷入被動。

  (三)用“中華民國是台灣”等表達“台灣事實獨立”的立場,以此安撫黨內反對派。

  強調大陸六十多年來沒有“統治”過台灣的“事實”,論證台灣的“事實獨立”。闡述“中華民國憲法”對於維護所謂“台獨”的意義,指出歷史上正是由於利用了“中華民國”這個“殼”,“台獨”運動才會有今天的“成就”,而“台獨”的未來也同樣取決於將來如何利用“中華民國”。論證“激進台獨”路線是民進黨連續兩次敗選的原因,“法理台獨”是不現實的,強行推動只會葬送“台獨”。強調台灣人擁有對兩岸關係未來的最終決定權。上述言行,基本上延續了民進黨的現有做法。不同的是,謝長廷等人在與大陸打交道時,這些做法會相對收斂、低調些,而與民進黨內部人士打交道時,則會格外強調自己與他們的共同點,以凸顯自己沒有背棄民進黨的基本價值觀。

  四、民進黨將繼續以“弱勢群體代言人”自居,打著所謂“捍衛台灣主權”的旗號,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問題”,玩弄醜化大陸、悲情動員的老把戲。

  在這個方面,未來民進黨多是重複一些陳詞濫調,內容和形式不會發生根本變化。依據民進黨已有的部分言行(如《十年政綱》),就可以預測其未來動向。

  (一)捏造、渲染所謂“台灣主權危機”,塑造民進黨所謂“台灣主權”捍衛者的形象。

  繼續“揭露”大陸的所謂“統戰陰謀”,把國共兩黨之間的任何政治接觸都歪曲成“統一談判”,製造和渲染台灣被“吞併”、“主權”被“出賣”的恐慌。強調民進黨的所謂“刹車”作用,凸顯民進黨的“優勢”。向社會渲染民進黨若再不執政台灣的處境會有多麼“危險”。

  (二)抨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分配“不公”,凸顯民進黨弱勢群體的代言人角色。

  歪曲國共兩黨代表是大利益集團,兩岸關係新局面非但沒有像兩黨宣傳的那樣惠及台灣普通百姓,還製造或加劇了台灣的問題。

  (三)針對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所謂“民主性”問題大做文章,凸顯民進黨民主捍衛者角色。

  批評國民黨兩岸關係決策“獨斷專行”“黑箱操作”,尤其猛烈地抨擊國民黨把“未經民主程序而產生”的“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四)利用大陸對發展兩岸關係之政治前提的堅持及對民進黨所謂“善意”、“新主張”的“冷漠”,指責大陸“蠻橫霸道”。民進黨在不改變“台獨”立場的前提下,繼續鼓吹民共關係應“不預設政治前提”,並變著花樣地提出一些“新提法”,大陸則因其未改“台獨”本質而不作出民進黨想要的“善意回應”。民進黨會利用大陸的這種姿態大做文章、製造輿論,把民共關係僵化的責任推卸到大陸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