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精英、民粹與中國未來 | |
http://www.CRNTT.com 2013-12-03 14:52:33 |
何兵(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這一場是左右之爭的現場版,我先介紹今天的幾位嘉賓,第一位是劉瑜女士,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第二位嘉賓是王小東先生,當代民族主義的代表人物,北大畢業。比較有影響的作品是《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以及合著作品《中國不高興》。第三位嘉賓是沈志華先生,他當過兵,下過監獄,做過商人,現在是歷史學家,對冷戰歷史研究頗豐。第四位嘉賓是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教授叢日雲,他長期從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學,下面有請劉瑜女士做她的簡要發言。 劉瑜:在好的制度下,精英和民眾都能推動歷史 劉瑜(學者,清華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我拿到的題目是談談歷史到底是群眾推進的還是精英推進的?是民粹主義的危險還是精英主義更危險。我覺得一般來說,知識分子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認為歷史是精英推動的。因為知識分子把自己看成是精英,尤其在中國,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民眾是等著被解救和被啟蒙的一類人。所以知識分子普遍認為,歷史是精英推動的。比如,我們手裡精致的iphone是喬布斯發明的;電燈也不是街上的張三李四發明的,而是愛迪生發明的。如果從直覺上來說,歷史好像的確是精英推動的。 但我想說,斯大林是否算精英?他可能是梟雄,但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精英。所以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是精英推動的,但最深重的災難也是精英推動的;歷史最大的震動和倒退也是精英所推動的。比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人如果沒有去美國,而是留在中國的話,還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嗎?因此,我認為,精英之所以成為好的精英,一定和制度有關係。如果斯大林、希特勒這樣的人有制度上的約束,他們也不會出現。或者說,像楊振寧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制度培育他們,他們也不會出現。 今天人們一講到“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就會講到民粹主義或多數暴政等概念,我覺得這似乎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我們知道在柬埔寨和盧旺達,是很多普通人拿起屠刀才造成了如此大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暴民。但是,在我曾經呆過的劍橋卻有另外一種景象。劍橋是一個十萬人的小鎮,在那裡走三步就會看到一個慈善小店鋪,走五步就會碰到一個大的慈善店鋪,因此我們發現到處都是慈善的店鋪。難道這些普普通通的英國人從出生開始就比柬埔寨人、盧旺達人更善良嗎?所以我們要思考,到底有沒有一個制度能把人性中最好的部分散發出來、呈現出來?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有好的制度,無論是精英還是民眾都能夠推動歷史的進步,而如果有一個壞的制度,無論是精英還是群眾都可能破壞歷史的進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