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歷史探究:中國古代不存在“農民起義”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8:37:46  


 
  中國古代,真正尖銳的矛盾不在地主和農民,而在於民間和朝廷

  在“農民起義”的歷史敘述語境中,“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極為尖銳,時時處在對立之中。但揆諸史實,在中國歷史上,地主與農民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正如學者孟祥才所分析的那樣:

  “中國歷代皇朝都實行土地買賣和諸子析產的制度, 再加上皇朝更替和戰爭造成周期性的社會動亂, 致使地主和農民都處在經常不斷的變化中。地主因犯罪丟官、經營不善、戰爭破壞、多子析產而下降為農民, 農民因科舉得官、精於經營或經商致富而躍升為地主, 這兩種情況經常發生, 使兩個階級不斷出現人員的交流, 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向滲透。”

  全國半數以上的土地在自耕農、半自耕農手中,那種認為地主掌握大部分土地的看法是沒有依據的。所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之類的話,或者是誇張,或者是特殊情況。佃農、雇農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為地主耕種,但因農村中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宗族關係, 地主與佃農、雇農往往身處宗族網絡中,讓所謂的“階級矛盾”難以顯露出來。

  在古代中國,真正尖銳的矛盾不在於地主與農民,而存在於民間與朝廷。一個王朝在中後期常常給老百姓以沉重賦役,此時地主、農民事實上處在同一地位。秦朝征發戍卒,為保證農業生產,都是先征住在閭右的豪強,等到豪強不足時,才征閭左的農民,所謂“秦戍役多, 富者役盡”。在苛政之下,地主、農民都會對國家政策產生不滿,懷有反抗情緒。

  故而,所謂的“農民起義”是不準確的。參與這種“起義”的人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秦末的大動亂,先是由一群戍卒“打響第一槍”。隨後農民、知識分子、官吏、地主都起來響應,出現了人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的情況…

  老百姓參加“起義軍”不是因為土地,很多出於畏罪或迷信

  即使黃巢、朱元璋這樣的豪傑不是為農民造反,農民也該是為爭取土地參與其事吧?事實上也不都是。陳勝身為屯長,負責管理戍卒,帶他們到駐地去。路上趕上大雨,無法在最後期限前抵達目的地。延誤了期限,所有人都要處斬。戍卒在“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情況下,才選擇了追隨陳勝、吳廣造反。

  劉邦做亭長時曾奉命押送犯人去驪山,結果走到半路時,犯人就逃跑了一多半。劉邦知道,等到了驪山,這些犯人肯定就跑光了,索性就在一天夜裡把所有犯人都放了。結果有十餘名犯人願意追隨劉邦。

  劉邦在逃亡過程中發生了“斬白帝子”和頭上“常有雲氣”兩個傳奇事件,沛縣的人聽說後都覺得劉邦將來能成大事,紛紛前來投奔。由此可知,投奔劉邦的這些人並不是因沒有土地耕種而生活不下去的農民,沒有懷有反對地主階級的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