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羅久芳:我的父親羅家倫

http://www.CRNTT.com   2014-12-07 10:58:23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會後舉行遊行示威,“五四運動”就此爆發。圖為油畫《五四運動》,描繪了當時的情景。
 
  父親與胡適先生持續一生的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從北大開始。胡適從美國回北大後,一開始並沒有教授哲學,可能先兼了一段父親所在的外文系的課。1918年,父親與胡適一起翻譯了易蔔生的名劇“A Doll's House”(《玩偶之家》),“五四”之前在《新青年》上發表,從後來很多人的回憶可以看出,這部戲對當時年輕人的思想衝擊非常之大。

  1919年春,著名哲學家杜威應邀訪華,在北大做一系列演說,胡適為他做口譯,而父親和另一個同學被選去負責筆錄。每次演講完後,胡適先生都會讓父親他們核對演講大綱,再拿去發表。這種嚴格的訓練,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1919年4月,中國在巴黎和會失利的消息傳到北大,父親和一些同學便商議對策,為了不給北大和蔡元培校長造成壓力,他們商定5月7日這天,聯合市民遊行抗議。可是到了5月3日,蔡元培校長得知北洋政府同意對山東問題做出退讓,立即通知了父親、段錫朋、傅斯年和康白情等人。當天深夜,大家決議改在5月4日這一天去天安門集合遊行。當晚父親與江紹原、張廷濟一道,被各校代表推舉為總代表。父親的任務包括連夜購買寫標語的白布,聯絡各校學生,起草宣言,向各國駐華使館交備忘錄等。可惜那天拍下的照片不多,只有一張可以確切認出是父親的面貌,拿著白布旗子走在北大隊伍的前列。

  “五四”那天散發的唯一一份印刷品《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傳單是父親起草的。1919年5月4日那天上午,父親從外面趕回北大時,一位同學說:“今天的運動,不可沒有宣言。”北京八校公推北大起草,北大同學又推舉父親來寫。當時時間緊迫,不容推辭,父親就站在一個長桌旁邊,寫好了宣言。宣言雖然只有180字,卻寫得大氣磅礴,極富號召力。特別是最後那幾句:“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現在讀起來還讓人心潮澎湃。

  1919年5月26日,父親以“毅”為筆名,在《每周評論》第23期發表了一篇短文,題為《五四運動的精神》,第一次提出了“五四運動”這一概念。從此,“五四事件”被定格為“五四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