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如何應對台灣旅行法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8-06-30 00:29:59  


《台灣旅行法》是中美關係從博弈到對抗的節點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法律出版社前社長、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黃閩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台灣旅行法”之後的中美關係和兩岸時局》,作者認為:“《台灣旅行法》出台後,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複雜嚴峻局面,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冷靜客觀科學分析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時局,凝聚處理中美關係和解決台灣問題若干重大問題的共識,調整策略舉措,改變和重塑台灣的政治生態,才能克難前行,持續推動和平統一進程。”文章內容如下:
  
   一、《台灣旅行法》是中美關係從博弈到對抗的節點

  (一)一張政治精算的“好牌”。

  美國出台《台灣旅行法》,在美國政客看來是打了一張好牌,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特別是戰略利益。一是美國以立法形式,強化、固化美台關係,又保持對“一中政策”沒有太大衝擊。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聲稱,美國將繼續與台灣保持“強勁的非官方關係”。美國政府會繼續敦促兩岸保持經濟和政治接觸,也會繼續敦促雙方保持克制。葛來儀甚至說,《台灣旅行法》與中美之間三個公報沒有關係,坎貝爾也表示,他不覺得美中關係在惡化,而是覺得在這個非常複雜微妙的時刻,雙方都需要謹慎、耐心與關心,自己對美中關係並不感到悲觀。

  二是美國政客的政治精算,以為《台灣旅行法》操之在我,可進可退,進可找中國麻煩,退可通過個案控制風險。

  三是《台灣旅行法》濃厚的政治挑釁意味。該法第二條,第(5)項“美國內閣成員及其他高級別官員對某個國家(country)的訪問是美國與該國之聯繫深廣度的檢驗指標”,赤裸裸地以“國家往來”的闡述,把對台灣的訪問,以至於所謂“美台關係”置於國家關係的層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