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尋找張之洞:文革墓穴被挖屍骨命運多舛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11:07:48  


 
  第一次入葬南皮

  宣統二年(1910年)十二月十五日,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張之洞被安葬在河北南皮縣雙廟村的張氏祖塋。與他一起合葬入土的還有早他多年去世的三位夫人。鬱鬱蒼蒼的園林中,“白花如雪,挽聯似林”。諸多親朋門生、王公大臣從京城趕來送葬。

  當地的老人說,在明清科考中,張氏族人先後考中進士以上的21人,舉人50多名,秀才200多名,從七品知縣到一品大員幾十名,到張之萬(張之洞的堂兄、早於張之洞入閣成為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張之洞,張家的聲威達到鼎盛。如此門庭顯赫之家,祖塋自然十分氣派。張氏祖塋有上千畝,南皮東門張氏四門十八支的墳塋多在此處。

  張之洞的墓在這一大片墓園的東北角,占地近百畝。墳墓封土約3米高,底部直徑近7米。高大的墳丘像座土山。四通大碑立在墓前。其中兩通是神道碑,一為紀念碑,另一塊是門生故吏們捐資所建的遺愛碑。遺愛碑的碑陰刻有張之洞興學育才的事跡及捐資者的名字,在這堆名字裡,包括了後來的“反清先鋒”黃興和革命元老之一董必武。神道兩旁布立著青石雕刻的石相生,有石馬、石羊、石猴等。鬆柏、楊柳、馬尾鬆、白楊縱橫交錯,構成各種圖案。四周鬆墻,內為柳城。張之洞的墓與父親張鍈墓、四世祖禦史張淮墓、堂兄張之萬的墓以及其他張氏支派的墳場連成一片,從南皮縣城南崔秤砣村到雙廟村,一片樹海,鬱鬱蒼蒼,遮天蔽日。林間鳥兒無數,老鴰喜鵲成千上萬,趕都趕不走。一到黑天,年輕人偷偷進去,上樹用棍子打鳥,一晚上能打一口袋。由於有四五家佃戶看護墳場,經常打掃,碑刻、石相生、樹木都保護得很好,許多樹木兩人都抱不過來。墳場裡刻石林立,來此憑吊的各界名流絡繹不絕。

  張之洞入土後不到兩年,清帝退位,清朝徹底土崩瓦解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洋務派人物,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孫中山在視察武漢時稱,“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認為張之洞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人才和思想等基礎。而史學家們也對洋務派的實幹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我們這個社會裡,做事極不容易。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1937年6月,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惋惜洋務運動晚了20年。

  也許是在民間有著極高的認可度,也許是張之洞是有名的清官,在清末民初的亂世之中,張之洞的墓始終無恙。當地研究資料稱,兵匪強盜曾多次光臨張氏墓地,將守墓的高玉堂一家綁在樹上,逼他交出財寶,張家墳場的一些墳墓多次被盜,但一直無人驚擾張之洞安葬之處。北伐戰爭期間,國民軍一支部隊經過雙廟村,一個湖北籍的連長,帶著全連士兵到張之洞墳前鞠躬致祭。

  “造反派”挖開張之洞墓

  轉折來自於1950年代。重新被定性的洋務運動,成了“清朝統治者在漢族地主官僚和外國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賣中國人民利益的辦法,換取洋槍洋炮船只來武裝自己,血腥地鎮壓中國人民起義,借以保存封建政權的殘骸為目的的運動”,“是一個反動的、賣國的、並以軍事為中心的運動。”

  一個“洋奴”、“賣國賊”的墓自然是得不到保護的。來到張之洞墓地的不再是憑吊者,而是伐木者。“大躍進”時期,南皮縣搞大煉鋼鐵,砍光了墓地周邊的樹木,偌大的墓園中,只剩下墳冢巍然,墓碑高矗,東倒西歪的石相生散落相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