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除了熊貓,還有誰能代表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0-10-18 11:55:15  


 
是軍人還是藝術家?

  鄭大聖清楚地記得“接題”的那一天是2009年9月11日,正好是美國的“9.11”紀念日,全美國都是一張悲傷的臉。

  鄭的母親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知名導演黃蜀芹,拍過《青春萬歲》、《畫魂》等影片,鄭大聖也是上影的導演,他本人對傳統戲劇更感興趣,新作《廉吏於成龍》就是一部京劇電影。

  上海電影集團的鄭大聖算是南方隊,和北方的陸川團隊,以及另外四支團隊一起PK。

  PK已經成為政府為“國家形象”挑設計師的必須環節:被稱為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競標之初,有六十多支團隊PK,搞了17個方案;2009年底,由商務部啟動,面向海外觀眾播放的30秒“中國製造”廣告,也走的是競爭路線,前來投標的有國外在華投資公司,還有國內的廣告公司,最後中標的國安DDB公司稱,為了支持國家行動,“他們不計盈虧”。

  每一輪PK,陸川團隊都不是第一,但都“活著”——每輪只淘汰一名。經過層層PK,鄭大聖和陸川的團隊活了下來。兩支團隊被允許同時開機,最後再二選一。此時已經是2010年1月,距離世博會開園只有四個月。

  改革開放30年的成績、標誌性的景觀建築、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都是形象片中的“必答題”。

  對待“必答題”,鄭大聖有自己的看法,既然事關國家形象,一定有繞不開的規定動作,大家對很多社會問題不滿意,平常可以批評,但“國家形象片的8分鐘不是適合批評的時間”。“他們能從大局上看問題。”陳先進評價鄭大聖的團隊。

  國新辦推出的“國家形象片”分為兩篇,其中的《角度篇》也有“必答題”,展現“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科研、教育、環境、民族等多個領域的風貌”,規定之外,創作團隊也有自己的選擇,比如拍雲南洱海邊一對下地幹活的農村男女、新疆深山裡撥打手機的少數民族青年,甚至有中國第一次村幹部基層選舉的歷史圖片。

  鄭大聖看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09年國慶60周年大閱兵,那兩次讓他看到了國家特別強大的一面。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與人類生活有更密切的聯繫,他不想做一些虛張聲勢、炫耀富貴的東西。“如果我是一名遊客,我最想看東道國城市的哪些面?我恨不得住到人家家裡去,看人家怎麼做飯,怎麼過日子。”鄭大聖這樣一想就有了突破:回到普通人最普通的城市生活中去。

  陸川團隊也找到了自己的“普通”人,不過形象更為具體——農民工、勞動者,這是受了世博局領導和中國館總設計師潘公凱的啟發,更有世博局領導的“提點”。“我們號稱是人民的國家,但我們的宣傳片中從沒有突出過是中國人民建設的。中國的基石是人民,所以我們這次鏡頭對准底層的人民。”陸川說。

  四個月後,兩支團隊都晉級了,最後沒有淘汰賽,共同成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師”。陸川把《美的歷程》改成了《歷程》,對“汶川地震”的展現最後被保留了下來;鄭大聖的短片名從《子曰》改成了《和諧中國》,兩部短片輪流在中國館內播放。

  “國家項目裡你逐漸要把自己認為是一個軍人,而不是一個藝術家。”陸川笑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進洞房的時候發現有兩個新郎,但為了國家,我和大聖算做了奉獻。”

  陸川對國家館短片的一個堅持是不要“各種各樣”的笑臉,但最後《歷程》裡的普通勞動人民還是保持著微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