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如何重建中國包容性社會

http://www.CRNTT.com   2010-11-30 11:41:31  


 
任何社會都會產生排他性發展

  即使是現代民主社會也會產生排他性的發展。正如已逝美國教授奧爾遜(Mancur Olson)所言,即使在開放社會,利益集團經常會演變成既得利益集團或者“分利性”集團,壟斷機會,驅使社會向封閉性發展。因此,在任何社會,如何保持經濟發展過程的開放性和社會的開放性,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奧爾遜教授是比較悲觀的,認為一個社會從封閉性向開放性或者從排他性向包容性的轉型,大多是在戰爭和激進的社會運動之後才會達成。

  中國改革早期是典型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增長,但最近的十多年來,增長模式越來越呈現具有排他性和封閉性。那麼,早期是如何造就開放性發展的?後來又如何變成封閉性和排他性的呢?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此之後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實現了包容性的經濟增長,即社會群體的大多數都從經濟成長過程中獲得了利益。包容性經濟增長,主要通過政府把經濟發展過程開放給所有社會群體而實現的。任何社會都存在著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都不可避免地要阻礙改革。開放經濟過程給不同社會群體,成為中國改革者克服既得利益的有效手段。因為中國城市既得利益比較強大,因此政府選擇農村改革先行。農村一直流離於體制之外,來自體制的阻力小。

  同樣,在城市改革開始時,因為國有企業部門既得利益很大,因此就先不動國有企業,而是容許在國有企業之外發展出一個非國有部門來。先不動既得利益,而是容許在既得利益之外產生新的利益,等新利益成長起來之後再動既得利益就比較容易。因為新的利益不僅會對既得利益產生很大的壓力,而且新利益也開始具有能力來消化和吸收改革既得利益所能帶來的後果。這種方法不僅僅是中國改革者的改革策略,而且實際上這樣做的結果,使得現存經濟體制和經濟過程越來越開放,把不同的社會群體容納進來。(應當說,對外開放也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改革開放的雙重失敗

  但是,因為改革沒有能夠深化,甚至出現改革偏差,1980年代和1990年代使多數社會群體都能受惠的經濟發展模式,很快就演變成為排他性的和封閉性的發展模式。這裡主要表現為兩個失敗,一是經濟的失敗,二是政府作用的失敗。經濟的失敗指的是“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了,但沒有能夠實現“走共同富裕”的局面。政府的失敗指的是既沒有能夠促成一個包容性經濟結構的產生,也沒有能夠在二次分配上保障基本的社會公平和公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