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論壇:香港中產階級困境與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00:29:28  


 
  此外,中產一定要團結,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在立法會多票,政府便看你,沒有票就更不用說了。這是全世界民主地方的問題,中產保護自己家園,保障下一代好好生活,不可以靠人、不可靠政府。

  香港應由政府帶動,還是由中產帶動也好,但產業政策必須要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產業政策都要清晰。例如六大產業,純粹提字眼、招牌是正確的,但六大產業中,哪些可以快見效,哪些是中期見效,哪些是長期才見到效果,引導香港的方向必須要清晰,因為要從教育上,培養人才上着手才能發揮。開始時,我就提出中產正在委縮,中產雖然不是特別捧,但總算是有專長的人,亦有自我的訴求,有知識、有能力可是發揮不到,社會的需求與我們的能力錯配了,為何會這樣情況?因為社會的產業結構愈來愈縮窄,這個問題與房地產價格過高一樣,都是致命傷來的;有了產業政策後,便可回頭看,大學、中學、小學要如何,這樣才有意義,不能盲目15年免費教育、盲目提高學位比率,亂開學科,不是說讀書一定為賺錢,但都要為謀生。

  以文化產業看,香港有很好基礎,為何不可以發展? 剛才聽馬先生提到電影業有可能會空洞,為何發展了幾十年,電影之父李小龍、吳宇森,粒粒巨星,為何香港會把產業斷送給人?而這個產業,我認為可短期產生效益,若能重新啟動這個產業或文化產業,可以短期產生效益。

  我比較熟悉的環保,中期產生效益。這就是剛才所說的,一定要以香港為本,發展環保,要解決水、垃圾、空氣,全是香港的事,若外國財團要做生意,他們要來香港,不是香港人去內地做。談到出路,一定要有產業政策,重新為香港注入有發展前景,短、中、長期效果,要分階段;政治上,中產要逼使政府聆聽意見,我們可以協助政府。還有一項,我十分同意佘先生所說,要與大財團打一場硬仗。

  曾勵強:回到中評社建議的題目,以免拉得太遠。誰是中產代言人,按剛才所說,中產屬於流動的階層,健康的社會,中產應是向上游,比較不好的就是向下游。中產的問題,是全港的問題,第三類產業,服務性行業佔了90%以上,因此,中產的問題即是香港的問題。

  梁振英的競選口號是對的,“穩中求進”或“求變”,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中產的訴求就是穩穩陣陣,看到前面的路,自己就努力去做,不要有太大震盪。今年剛巧亦是美國大選年,全球政治化,我們的議員亦有樣學樣。全世界來說,美國的失業率,8.2%;西班牙,20多個百分點,埃及,青年人失業率逾60%,希臘,大家都知,20、30%失業;香港有多少呢,我們不可讓這些人,我承認有挫敗,但梁振英說要“齊心”,香港人並不齊心,這是一個大困惑。

  我們已經錯失了中國向前發展的7年機遇期,我們偏偏隔離,其實很傻,粵港合作委員會有否開會呢?沒有。我們的出路,我覺得肯定不是美國、不是西歐,我認為如何與中國上升的趨勢結合,唯有是這條路。

  政治方面,我們的政治制度承繼了功能界別,我們逐個看,教育界張文光,利用教育搞政治,他應該大力參與如何將香港建立成為教育樞紐的工作,但他沒有這樣做。旅遊又做了些甚麼呢?我覺得,如果立法會功能界別的議員,做G to G(政府對政府),與內地政府合作,可以從大範疇,比較細緻地研究一些可行的方法,例如橫琴、前海,這些比較大型的項目才可以牽動多些人,不是個人拿着幾百萬元到內地把錢燒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